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6/ 27 17:00:47
來源:新華網

首次地方執政 極右翼崛起衝擊德國政壇

字體:

  新華社柏林6月27日電(國際觀察)首次地方執政 極右翼崛起衝擊德國政壇

  新華社記者李超

  德國選擇黨候選人羅伯特·澤塞爾曼25日在圖林根州松訥貝格地方行政長官選舉中獲勝,這是該黨自2013年成立以來首次贏得地方行政長官選舉。

  在松訥貝格奪下“具有分水嶺意義”的選舉勝利後,選擇黨正試圖將這一勢頭延續至德國東部薩克森州、圖林根州、勃蘭登堡州的州議會選舉中,進一步擴大該黨在聯邦州層面的執政參與。這一動向引發德國政壇震動,並可能對未來歐洲議會選舉産生影響。

  這是2019年9月1日拍攝的德國德累斯頓一處投票站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凱文·福格特攝)

  首次執掌地方政權

  在本月早些時候舉行的松訥貝格地方行政長官選舉首輪投票中,澤塞爾曼以46.7%的得票力壓基民盟候選人于爾根·克佩爾,距過半數勝選僅差幾個百分點。首輪投票後,社民黨、綠黨、左翼黨等該地區其他主要政黨均呼籲選民在第二輪投票中支持克佩爾,但此舉並未奏效。圖林根州官方發布的數據顯示,澤塞爾曼在25日的第二輪投票中以52.8%的得票率當選。

  德國選擇黨聯邦議院黨團主席愛麗絲·魏德爾25日在社交媒體上&&,澤塞爾曼創造了歷史,成為該黨第一位地方執政官,“而這只是一個開始”。選擇黨圖林根州負責人比約恩·赫克&&,松訥貝格的選舉勝利是一場“政治地震”的開始,將使該黨躋身主流政壇。

  儘管松訥貝格是德國最小的區之一,人口只有約5.7萬,選擇黨的崛起勢頭依然引發德國政壇主流黨派的高度警惕。社民黨籍的圖林根州內政部長格奧爾格·邁爾認為,松訥貝格的選舉“對所有民主力量來説都敲了一個警鐘”,他呼籲擱置政黨利益,推出有效政策對抗選擇黨,“共同捍衛民主”。猶太人中央委員會主席約瑟夫·舒斯特&&,雖然並不是所有選擇黨選民都持極右翼觀點,但這些選票投向的候選人卻是極右翼的,這令人十分擔憂。

  利用民眾不滿

  德國福沙輿論調查所20日發布的民調結果顯示,選擇黨已連續兩周超越總理朔爾茨所屬的社民黨,支持率排名第二。雖然與排名第一的最大在野黨、由基民盟及其姊妹黨基社盟組成的聯盟黨仍有較大差距,但如果當周舉行大選,選擇黨的得票率將達到19%,遠高於2021年大選中的10.3%。

  這是2021年9月25日在德國首都柏林拍攝的德國社民黨總部入口。新華社記者單宇琦攝

  柏林自由大學政治學者托爾斯滕·法斯指出,除了支持選擇黨政策的右翼選民,該黨另一大票倉是抗議德國執政聯盟當前政策的選民。

  有分析稱,執政聯盟內部社民黨、綠黨、自民黨在通貨膨脹、烏克蘭危機等議題上難以達成政策共識,引發民眾不滿情緒,選擇黨利用了這一情緒。基民盟秘書長馬裏奧·查亞認為,德國本屆政府處理難民和清潔供暖等議題的方式令選民失望。

  作為與社民黨並列的兩大傳統主流政黨之一,最大在野黨聯盟黨沒能在爭取選民方面牽制選擇黨也是不容忽視的事實。與選擇黨高歌猛進形成對比的是,聯盟黨支持率在近期民調中下滑。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州長丹尼爾·京特指出,一方面,當前執政聯盟沒能有效管控內部分歧,民眾看不到一個可信任的聯邦政府;另一方面,聯盟黨也沒能給不滿的選民帶來有吸引力的政策,沒能贏得對當前政府失望的選民。

  衝擊德國政壇

  在德國執政聯盟和傳統大黨難以滿足選民要求的背景下,選擇黨憑藉其激進立場博得越來越多民眾支持。該黨未來在德國東部數個聯邦州甚至是2025年大選中的表現備受關注。

  分析人士預計,如果當下的民眾情緒延續下去,選擇黨可能會在明年多個州級別選舉和其他地方選舉中繼續有所斬獲。當然,由於其他主要政黨一直明確&&不會同選擇黨合作,因此選擇黨不一定能夠參與州政府執政。但其他政黨面對勢力擴大的選擇黨,為確保在州議會中的多數席位將不得不拉更多立場不同的政黨組成聯盟,執政難度將大幅增加。

  1月13日,人們行走在德國柏林一座橋上。新華社記者任鵬飛攝

  事實上,德國極右翼勢力崛起並非個例。在接連遭遇金融危機、難民危機、新冠疫情大流行、烏克蘭危機和嚴重通脹的歐洲,排外和疑歐主義情緒日益盛行,法國、意大利、瑞典等國政壇均出現極右翼勢力支持率大漲的現象。英國《衛報》文章分析,日益嚴重的經濟不安全和不平等為極右翼政黨崛起“提供了充足的素材”。有專家認為,主流政黨可能在2024年歐洲議會選舉中勢力削弱,而這或將給歐洲層面的政策制定帶來更大困難。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13261129719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