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在第19個聯合國糖尿病日來臨之際,“糖尿病中藥創新成果發布學術交流會”在北京舉行。會議聚焦中醫藥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前沿突破與臨床實踐,旨在科學精神傳承經典,以創新力量推動糖尿病防治體系建設,為“健康中國”戰略實施注入新動能。
隨着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糖尿病防治工作面臨更大挑戰。中國老年保健協會會長閆青春在致辭中&&,“糖尿病已成為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健康問題。中醫藥在改善患者症狀、提高生活質量及防治併發癥方面具有獨特價值,推動其創新成果轉化,是惠及億萬患者的關鍵舉措。”
聯合國國際生態生命安全科學院院士、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終身榮譽會長黃正明指出,中國糖尿病患發病呈現年輕化、低知曉率、低治療率和低控制率的特點。“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其併發癥對心、腦、腎、眼等多器官的損害,而中醫藥具有整體調節、辨證施治的優勢,為這一慢性病的防治提供了全新思路。”
據悉,“糖尿病胰島修復工程”啟動,聘任11位專家為工程顧問,為工程的高質量推進,匯聚學術資源賦能中醫藥糖尿病防治體系建設。在院士專家分享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在視頻致辭中&&,“中醫藥防治糖尿病強調整體觀與治未病,此次成果聚焦胰島修復,為破解只控糖不治本的難題提供了新路徑。”國醫大師李佃貴進一步&&,“健康是‘體壯為健,心愉為康’。中醫藥不僅是治病的醫學,更是讓人不生病、少生病的健康醫學。”
此外,會議還設置了三場“糖尿病胰島修復工程推進研討會”,多位專家圍繞胰島修復與併發癥防治、基層落地推廣等議題展開深入討論,進一步推動成果轉化與臨床普及。
“糖尿病的治療不能僅停留在控糖層面,更要關注胰島功能的修復與整體健康狀況的改善。”清華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馮興中在研討會上強調,“未來,我們需要構建以患者為中心的全周期健康管理體系,通過中西醫結合的方式,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