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範項目骨折復位機器人臨床場景技術應用項目落地暨羅森萬相®智能化骨科手術機器人裝機儀式在航天中心醫院蘇家坨院區舉辦。
活動由通用健康北京區域一體化試點管理委員會主辦、航天中心醫院承辦,通用健康公司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航天醫科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杜繼臣,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積水潭醫院副院長、創傷骨科主任吳新寶,航天中心醫院副院長張晉、趙曉牧,北航醫療器械所副所長、北京羅森博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豫等國內骨科領域知名專家與數智醫療産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創新成果落地。活動由航天中心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丁明超主持。
杜繼臣指出,航天中心醫院的發展離不開海淀區創新沃土的支持,此次項目落地是區院協同創新、服務民生的生動實踐。他&&,該手術機器人的裝機並非簡單的設備更新,更是國家級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示範項目的重要課題,旨在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智能手術新模式。通用健康公司將通過一體化資源整合,推動技術驗證與應用推廣,加速産業協同發展。
吳新寶回顧了該機器人十餘年的研發歷程。他介紹,團隊通過深度醫工結合,創新提出“彈性牽引”理論,成功解決了骨盆骨折微創復位過程中的核心難題,並完成了國際首個相關科研臨床試驗,證明該機器人能顯著提升手術成功率和精準度。
王豫&&,該手術機器人系統能夠實現骨盆、長骨等複雜骨折的高精度、微創治療,在骨科手術機器人全流程輔助閉合復位、微創固定領域實現新突破,臨床獲益顯著。他希望通過骨科醫療裝備與診療技術的融合,能夠全面推動我國骨科醫療的創新發展。
丁明超指出,本次活動是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健康中國戰略的實際舉措,也是落實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要求的重要實踐。該手術機器人的成功落戶,體現了航天中心醫院在創新型醫療機構建設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也展示了北京區域醫療一體化和創新驅動發展的顯著成效。
在與會嘉賓的共同見證下,智能化骨科手術機器人正式完成裝機。
活動現場還舉行了積水潭骨科研究聯盟成員單位、環骨盆損傷臨床診療與研究聯盟成員單位及數智化骨科臨床應用規範化培訓基地的揭牌儀式,為推動技術研發、臨床應用與人才培養協同發展搭建了新的&&。
學術交流環節由趙曉牧主持,吳新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積水潭醫院創傷骨科主任醫師趙春鵬與航天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創傷中心主任梁永輝圍繞骨盆骨折微創治療、智能化骨折復位機器人臨床應用以及醫院創傷中心建設等主題進行報告,系統講述了新技術在複雜骨折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和學科發展的推動作用。
選擇航天中心醫院作為項目首落地單位,既得益於醫院在機器人研發早期深度參與、具備紮實科研基礎,也契合海淀區“海淀産、海淀研、海淀用”的創新發展模式。醫院蘇家坨院區與即將設立的海淀區創傷中心地理位置契合,而機器人技術的加持將直接改善山後地區的醫療短板,提升創傷救治能力,更通過智慧病房與服務體系的建設,推動整體醫療品質提升。
隨着智能化骨折復位機器人的正式裝機,一場由數智技術驅動的骨科診療新變革正從航天中心醫院開啟。未來,航天中心醫院將繼續以患者為中心,積極推動醫企協同創新,服務區域百姓健康,為健康中國戰略實施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