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OG|大寒:“食糯”的正確姿勢,你get了嗎?_新華廣播_新華網
https://player.v.news.cn/api/v1/getPlayPage?uuid=1_1a20e72966714fc295a9d816818dc691&playType=2&src=https://vodpub2.v.news.cn/publish/yhaudio/20220120/20906573-3775-4f25-aec1-9fea6ab3f298.mp3

ALOG|大寒:“食糯”的正確姿勢,你get了嗎?

2022-01-21 09:01:18

1月20日10點39分,我們共同迎來“大寒”節氣。這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進入大寒節氣,意味著農歷新年也快到了。從南至北,大寒節氣自古以來都有“食糯、打牙祭”的習俗,就是吃糯米制作的食物。俗話説:“有錢沒錢,蒸糕過年”。許多農村地區至今仍然保留著自制糕點迎春過年的老傳統,寓意著生活美滿,一年高過一年。

崇明人 陳瑤:

崇明人蒸糕距文獻上説的是從宋朝就已經開始了,從小到大我們家裏用大灶蒸糕的,我們到現在還延續了這種風俗。每到過年的時候,我們全家十多個人圍在一起。大家都負責每塊的東西,有的去淘米,有的去打粉,有的人去和料,蒸糕的時候一個是灶臺上燒火,一個是蒸糕。

當農家的土灶臺上再次升騰起了蒸糕的香氣,凝聚的是親情,是團圓,也是傳承。創業開糕店的上海崇明小夥陳瑤,盡管是個“80後”,但大家都戲稱他“糕叔”。在傳統手藝日漸失傳的情況下,陳瑤主動接棒,向家中老人學習了大灶蒸糕的技藝,希望通過個人努力傳承下去。

崇明人 陳瑤:

首先想傳承一下這份技藝,第二就是個人感興趣。像我爺爺奶奶的時候他們還會蒸糕,到我上一輩,爸爸媽媽舅舅他們會蒸糕的就越來越少了,然後正好我想學一下這個東西,我想到底現在年輕人行不行,看樣子是沒有問題的。

傳承百年的崇明糕也見證了人們幸福生活的變遷。老崇明人這樣告訴我:

崇明農民:

以前蒸的糕,只有紅糖糕、白糖糕,恨不得糖都不舍得放,放點糖精。平時忙得沒時間做,現在過年了,才有年味,蒸糕、做圓子、炒花生、炒蠶豆,這就是過年的年味。

忙乎一上午,“糕叔”的崇明糕終于出爐了。大灶蒸糕分量很足,正確的“切糕”方式,崇明當地的“網紅”小姐姐姜祿瑤帶我們一起去體驗。

崇明人 姜祿瑤:

小時候看到大人們用線來切割剛出爐的崇明糕覺得太神奇了,後來才知道熱的崇明糕又軟又粘,根本不能用刀來切,聰明的崇明人就想到了用線來分割崇明糕。

吃不完的崇明糕切開密封後,可以放在冰箱的冷凍室放很久。想吃的時候拿出來放在熱水上蒸上幾分鐘,又變回軟糯可口的口感。會吃的姜祿瑤還為我們解鎖了更多的吃糕方法,讓這份舌尖上的美味可以回味悠長。

崇明人 姜祿瑤:

水燒開,下入崇明糕,再倒入崇明甜酒釀,加點糖,還可以敲一個雞蛋進去,崇明人把這碗叫做酒釀糕絲。愛吃煎炸食物的朋友還可以試試油煎崇明糕,與油炸年糕異曲同工,但又多了一絲甜味。

嘗遍千滋百味,人間至味是家常。在冬日最冷的時光裏,正是這些與食物相伴、與家人相偎、與友鄰相依的美好記憶,讓我們相信,自己從來都不是一個人在抵禦冬日的寒冷。天已大寒,歲近年關。前行一步便是春天,終點連著起點,年歲又將一輪。

新華社記者張夢潔上海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