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廈門7月8日電(記者付敏)8日,以“青春建功·融合有我”為主題的閩&融合研習社調研活動在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啟動。在未來的5天內,閩&融合研習社的青年學子將深入廈門對&交流領域的前沿陣地,展開“探索海峽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路徑”調研行動。
根據行程安排,研習社與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聯合開展“以福州—廈門為例探索海峽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路徑”主題座談會。同時,研習社還將聚焦“以通促融”,實地探訪廈門五通碼頭、廈金大橋(廈門段)等;聚焦“以惠促融”,走訪廈門集美閩&&學總部、廈門“&&創客家”、啟達&享創業服務有限公司等,與相關機構工作人員及&企負責人進行座談交流;聚焦“以情促融”,與10余位&&和專家學者進行交流對話等。
閩江學院大二學生尹承旭是第二年參加閩&融合研習社的調研活動。“去年我參加了‘福馬同城生活圈’的調研,今年我想更多了解‘廈金同城生活圈’的信息。我很喜歡這種行進式的調研,我可以獲取更多信息。”尹承旭説。
閩江學院海峽兩岸産業融合發展研究院院長陳克明&&,廈門是台胞&企登陸第一家園“第一站”,不僅是&&的創業寶地,也是台胞的幸福家園,“期待通過實地調研和座談交流,兩岸青年能深入探討如何進一步深化閩&融合,為兩岸交流貢獻青春力量”。
該活動由廈門市&&支持,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閩江學院海峽兩岸産業融合發展研究院指導。閩&融合研習社由閩江學院於2022年7月成立,立足於閩江學院閩&合作辦學特色,打造集理論學習、青年交流、社會實踐、特色宣講為一體的兩岸交流互動&&。目前,研習社已實地走訪6個國家級&創園、21家台資企業、16個對&服務機構,採訪29位兩岸政商人士和對&領域專家、約200名在閩發展的台胞、&&。
【糾錯】 【責任編輯:薛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