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車務段趙永:調車場上的安全“守護神”-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05 09:51:08
來源:新華網

秦皇島車務段趙永:調車場上的安全“守護神”

字體:

  在繁忙雙節假期,鐵路人用堅守抒寫着奉獻的篇章。秦皇島南站調車場,調車長趙永的名字,是“安全”的代名詞。他扎根調車一線二十五載寒暑,作為“立存示範調車組”的“領頭雁”,他再創調車組的安全紀錄新高,和萬千鐵路人一樣佳節堅守崗位,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着不平凡的業績。

  吳佳俊 攝

 安全至上,標準刻入骨髓

  “安全是鐵路運輸的生命線。”這是趙永常挂嘴邊的話,更是他融入血脈的行動準則。他帶領團隊將“六個一樣”奉為圭臬,無論在何種環境下作業,落實規範毫釐不差。從開工前的電台測試,到作業中的標準用語;從變更計劃的精準復誦,到越區作業的雙人領車,每一個環節都一絲不茍。去年夏天的一個暴雨夜,站內積水嚴重,能見度不足50米。緊急轉場任務下達時,新職工小王面露難色。趙永一把將他拉住,聲音斬釘截鐵:“記住,‘六個一樣’,越是惡劣天氣,標準越要刻在心裏!”他率先穿上反光雨衣,深一腳淺一腳地奔向調車場,逐車核對車號,每一步都小心翼翼。

  “越這時候,越不能怕麻煩!一個小疏忽,可能就是大隱患!”趙永的話,讓小王醍醐灌頂。那次作業比平時多花了兩個小時,卻保證了列車安全準點出發。正是這種近乎苛刻的嚴謹,不斷刷新着“立存示範調車組”的安全天數。

  精研技藝,鍛造過硬團隊

  趙永深知安全運輸離不開精湛的業務和靠譜的團隊。他首創“四個一”練功法,帶動班組同事們班前學一招、班後教一手、每天一提問、每班一預警,精準提升團隊業務素質。

  青工小李初來乍到,一次專用線摘挂作業險些出錯。趙永並未苛責,而是利用班後時間,帶着他跑遍每條專用線,手繪線路圖,標注關鍵點。“彎道提前減速,核對車號念全稱再確認……” 他手把手示範,連續一週陪練,直至小李熟練掌握。

  轉眼2年過去了,小李在趙永的帶動下已成為技術骨幹,在集團公司比武中屢獲佳績。趙永通過“學、查、論、練”強化培訓,組織班組剖析隱患、研討難點,提升團隊業務能力,為安全運輸築起了堅實的技術屏障。

 創新破題,智慧守護平安

  面對調車作業的高風險與複雜性,趙永將問題視為創新的起點。他進一步提煉總結“卡六關、九必須”系列實用工作法,使其覆蓋作業全流程。

  今年春運期間,秦皇島南站備用車數量激增,佔用多條編組線,給車站調車作業帶來較大壓力。當時正值寒冬,低溫天氣導致頂進作業中軌道結冰,出現信號延遲等問題。趙永立即啟動“雙人確認”機制,自己在前端觀察,搭檔在後端核對信號,每推進一米,電台復誦一次。作業結束後,他顧不上休息,連夜組織分析冬季結冰作業注意事項,有效規避了類似風險,圓滿完成春運備用車體轉線、集結、發車任務。“針對作業環境的變化,趙永師傅傳承創新,在原有‘卡六關、九必須’的基礎上總結出的‘低溫作業三注意’工作法在全段推廣,成為解決安全隱患、提升作業效能的‘金鑰匙’。”趙永所在的秦皇島南站黨總支書記齊斌説。

  二十五載風雨兼程,趙永用堅守詮釋責任,以創新賦能崗位。他不僅是調車場上當之無愧的安全“守護神”,更是京鐵人敬業奉獻、銳意創新的閃亮標杆。他的足跡印刻在調車場上,也激勵着更多鐵路人勇毅前行。

【糾錯】 【責任編輯:郭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