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① 在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河南省汝陽縣分公司郵件處理中心,員工們給用戶送快遞。康紅軍攝(新華社發)
圖② 在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興化郵政分公司轉運中心,工作人員在智能快遞流水線上分揀快遞郵件。 周社根攝(新華社發)
國家郵政局11月10日發布的2025年10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10月,快遞業逐漸步入業務旺季,市場規模加速增長。10月中下旬,快遞企業深化與電商協同發展,為電商大促提供有力保障,日均快遞業務量達6億件左右。
與此同時,主要快遞企業積極落實反“內卷”要求,更加注重末端服務質量。10月,重點地區72小時妥投率預計為85.8%,同比提升1.5個百分點。
“末端‘最後一公里’是快遞用戶服務體驗的關鍵場景。”國家郵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廖進榮&&,下一步要重點提升快遞業服務品質,反對“內卷式”競爭,推進差異化競爭,更好滿足用戶的知情權、選擇權,以快捷、溫馨的服務,帶給用戶更好的體驗。
深度融入産銷環節
秋意漸深,大閘蟹進入銷售旺季。在江蘇省蘇州市大閘蟹商家海易閣的發貨倉,打包好的蟹箱正通過傳送帶有條不紊地輸送至樓下等候的快遞車中。
“以前是‘貨等車’,現在是‘車等貨’。只要訂單出來,貨馬上就能發走,再也不用擔心錯過班車。”海易閣業務負責人趙若伊告訴記者,今年“雙11”大促啟動以來,海易閣銷量同比增長1倍。為保障發貨順暢,今年京東物流派駐了10名工作人員,全程協助打包、裝車,並調配3輛貨車循環作業,“這種嵌入式服務,不僅提升了我們的發貨體驗,更保障了貨物的流轉效率”。
今年江蘇等地入秋晚,長時間的高溫天氣給大閘蟹保鮮帶來挑戰。為便於蟹農、蟹商就近發貨,今年京東物流在大閘蟹産地加密便民攬收點、增加專攬快遞小哥,還率先將烯冷冷鏈三輪車開到了陽澄湖。
“烯冷冷鏈三輪車就像一個‘移動冰箱’,能確保大閘蟹出塘後就進入恒定的低溫環境,減少損耗、保持新鮮。”京東物流江蘇大閘蟹項目負責人黃銳介紹,為確保大閘蟹鮮活送達,京東物流在充分利用全貨機、優質散航資源的同時,為大閘蟹設計了覆蓋“幹線—支線—末端”的航空物流體系。目前,上海、江蘇等部分地區可實現最快當日達,全國核心城市最快24小時送達。
末端時效的提升離不開智能設備高效協同。今年以來,行業新供給不斷增加,無人車、無人機應用規模快速提升,一批快遞物流園區投産交付,鄂州等地的快遞樞紐國際功能日益拓展,快遞與鐵路、機場、軌道等交通方式融合發展,為産品流通、經濟循環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安徽阜陽皖北快遞産業園,京東、順豐分撥中心已完成遷址和設備升級,分別擴建成全省第二大分撥中心;在河北廊坊,正式投入運營的中通快遞北方總部(廊坊中心),旺季日均處理包裹量可達1200萬件,進一步提升京津冀區域旺季快遞服務水平。
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戰略規劃研究部主任劉江介紹,郵政快遞業通過覆蓋全國、通達全球的網絡體系,使得生産的分工合作進一步深化,流通效率更高,流通成本不斷降低,使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一體化運作的程度不斷向縱深推進,更好服務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
服務區域協調發展
每天上午11點,甘肅省隴南市成縣的客貨郵公交車準時發車,滿載着快遞送往鄉鎮綜合服務站。在此等候的快遞員接到快遞後,迅速按照片區分好,再送往各村。據了解,目前該縣已形成以客貨郵綜合服務中心為樞紐的線路21條,日均代運快遞包裹5800多件,各鄉鎮客貨郵綜合服務站100%全覆蓋。
不但快遞進村更便捷,農産品出村也更高效。近期,甘肅靜寧蘋果迎來採摘銷售旺季。“為精準對接靜寧蘋果快遞發貨需求,我們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物流解決方案,既保障高端果品較高的時效需求,也滿足常規果品的經濟性配送需求。”甘青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明安介紹,今年順豐深度布局蘋果核心産區,在山地、果園及農戶家門口等關鍵節點布設攬收點位超過200處,構建果農“家門口的順豐”,實現蘋果“即摘即發”高效模式,有效打通農産品從産地到市場的通道。
今年前三季度,快遞業積極服務“東貨西進、西産東流”,中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佔比持續提升。與去年同期相比,中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上升1.0個百分點,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上升0.5個百分點,西部偏遠地區包郵助力本地寄遞網絡建設,內蒙古、新疆、西藏等地的快遞業務成為增長亮點,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甘肅省郵政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袁海東認為,快遞進村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不能搞“一刀切”。比如,在區域廣、人口少、建制村跨度大的縣域,大力推廣郵快合作;在件量大、人口集中、距鄉鎮較近的建制村,鼓勵各品牌快遞企業發揮主體作用,通過自主設點,合作共揀、共運、共投等方式降本增效、實現進村;在地域廣、客運班車空載率高的縣區,通過客貨郵推進快遞進村。
“甘肅郵政快遞業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更加有力,去年定西中藥材、天水蘋果寄遞量首次超千萬件。”袁海東介紹,截至目前,甘肅省包括酒泉馬鬃山邊境村在內的建制村實現100%直接通郵,農村汽車化投遞率提升至83%,農村群眾用郵體驗明顯提升。今年前三季度,甘肅全省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28.8%。
提高末端服務水平
近年來,得益於行業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斷提升,快遞末端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整體服務能力持續提升,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在農村,郵政快遞服務設施不斷完善,建有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的建制村比例達78%,進村和出村更加暢通。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這為我們下一步深入推進快遞進村指明了方向。”廖進榮&&,要全力推動快遞“最後一公里”服務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用郵需要。
如今,收寄快遞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農村快遞服務質量與城市地區還有差距。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夏新東分析,一方面,要加快完善農村快遞網絡體系建設,以自動化、智能化、無人化為方向,持續推進縣級分撥處理中心現代化升級,以&&化、集約化、公共化為方向,讓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成為農村群眾家門口的快遞點,緊密銜接農村電商發展;另一方面,要堅持全國一盤棋,持續提升農村快遞服務質量,切實維護農村服務網絡穩定,讓偏遠地區人民享受到更加穩定的包郵服務,努力讓農村群眾享受到與城市居民同等水平的快遞服務。強化農村快遞市場監管,堅決打擊農村快遞市場違規經營行為。
暢通“最後一公里”,還要進一步發揮制度優勢和體制優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認為,要加強要素支撐和市場環境建設,維護市場秩序,完善金融要素、人才要素、勞動力、技術、綠色發展制度環境等要素供給;對偏遠山區、地廣人稀的鄉村等重點地區,要加強政府的公共投入,完善交通、通信、加油、充電設施網點建設,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完善標準建設和網點規劃。(記者 吉蕾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