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財經觀察丨“全勤生”的進博之約-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11/08 07:25:5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財經觀察丨“全勤生”的進博之約

字體:

10月29日拍攝的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南廣場。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新華網上海11月8日電(記者 陳聽雨 鄭偉 周靖傑) 11月5日-10日,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在上海召開。今年共有15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與進博會,4108家境外企業參展,其中170家企業和27家機構成為簽約參展的八年“全勤生”。

  這些“全勤生”都是在華深耕多年、高度重視中國市場的外資行業巨頭。他們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紛紛&&,其所在企業不僅是進博會成果的見證者,更是中國持續擴大開放的參與者和受益者,進博會早已超越了單純的商品展銷會,昇華為外資企業在華綜合實力與長期承諾的“競技場”與“展示窗”,集中呈現了外企對中國市場堅定不移的信心和共同期待,以實際行動為中國經濟的韌性、潛力和未來投下“信任票”。

 從“老朋友”到“長期夥伴”

  今年正值中國“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建議謀篇布局之年,這種時間上的“巧合”,令外資企業更加能透過進博會的窗口,感受到過去五年中國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和中國經濟的發展活力。

11月6日,觀眾在第八屆進博會技術裝備展區高通展&參觀。高通是進博會八屆“全勤生”。新華社記者 任鵬飛 攝

11月6日,參觀者在第八屆進博會技術裝備展區高通展&體驗XR設備。 新華社記者 張子彧 攝

  八屆進博“全勤生”高通的展&已成為展示與中國生態夥伴合作成果的“樣板間”。今年的高通展&上,“我們一起 成就人人向前”的參展口號十分醒目。“希望人工智能在各行各業都能得到快速發展,推動‘成就人人向前’。”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從5G起步,到如今5G與AI在多個領域深度融合,進博會見證了高通在技術上的持續創新,也展現了高通攜手中國産業夥伴所取得的合作成果。

  在西門子全球執行副總裁、西門子中國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肖松看來,“八年來,進博會持續推動着中國與世界在産業共振、創新共融和生態共建上的深度互動,這對迎接當下全球挑戰和AI浪潮意義非凡。作為進博‘全勤生’,西門子期待借助這一開放合作&&,攜手中國企業將AI深度融入工業場景,以工業AI推動中國數字化與低碳化進程再上新&階。”

賽諾菲展& 受訪者供圖

  八年來,賽諾菲也從未缺席進博會。從“老朋友”到“長期夥伴”,賽諾菲與進博會一同見證了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賽諾菲大中華區總裁施旺説:“作為溝通中國與世界的橋梁,進博會讓我們看見合作的機遇,也讓我們更加堅定扎根中國、攜手推動健康産業高質量發展的信心。”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新”

  11月6日,參觀者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技術裝備展區西門子展&與AI進行游戲互動。 新華社記者 樊雨晴 攝

  在包括西門子在內的多家外資企業看來,“進博會就像是一座不斷運轉的創新動力廠,它將全球創新要素匯聚到一起,並持續為世界經濟注入新的增長動能。”

  肖松&&:“西門子參加進博會意味着能與中國夥伴一道,把科技創新的火花轉化為推動産業升級的實際成果。”據介紹,中國是西門子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西門子在華構建了由20個研發中心、20多個數字化創新賦能中心組成的生態體系。

ABB展& 受訪者供圖

  ABB旗下的全球機械與自動化中心貝加萊,長期根植中國本地進行基礎性研發創新工作,亮相本屆進博會的創新産品,均是中國本地化戰略厚積薄發的結果。“中國市場的創新優勢是巨大的。過去,貝加萊在奧地利以外的地區主要承擔銷售和服務職能,而在中國市場是一個例外。我們早在十年前就在中國創立了研究院,進行基礎性研發工作,正是這種長期的研發積累,使我們如今能厚積薄發。”貝加萊大中華區總經理李昕&&。

  創新研發的驅動作用在醫藥行業尤為顯著,作為全球醫療健康創新的重要策源地,中國展現出巨大的創新潛力。近年來,中國憑藉豐富的臨床研究資源、不斷提升的創新能力和領先的數字生態,逐漸成為全球基礎研究和臨床開發的關鍵樞紐,在藥物研發中發揮着越來越大的價值,為疾病生物學和創新藥的研發提供了堅實基礎,為全球醫藥創新注入新動能。

瓦裏安展& 受訪者供圖

  連續八年參展進博會,瓦裏安醫療大中華區總裁錢聖來對進博會推動全球創新落地中國的“加速器”作用感觸頗深,“進博會不是簡單的展品秀,而是創新成果從亮相到落地的橋梁。”她以去年首發的Ethos人工智能在線自適應放療&&為例,“這款産品去年在進博會首秀後,今年4月便已獲批上市,讓中國患者幾乎能與全球同步用上前沿技術,這就是‘中國速度’的體現。”錢聖來説。

  11月7日,觀眾在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拜耳展&參觀。拜耳是進博會八屆“全勤生”。新華社記者 陳浩明 攝

  “中國是一片創新的沃土,蓬勃的市場為創新的轉化營造了優沃的土壤,良好的營商環境為創新提供了政策利好,而優秀的人才為創新注入了澎湃動能。對拜耳而言,中國是全球創新核心的戰略市場和重要的增長引擎,而進博會為拜耳的創新産品更快更多地進入中國市場按下了加速鍵。”拜耳大中華及東北亞區傳播副總裁張蕾&&。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新”,外資企業正深度融入中國本土生態系統,不斷擴大從研發、生産製造到商業運營的端到端價值鏈,長期加碼投入中國本土相關産業建設。

  營商環境向好,共享發展機遇

  “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拓展國際循環,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與世界各國共享機遇、共同發展。“十五五”規劃建議要求,要塑造吸引外資新優勢,健全外商投資服務保障體系,營造透明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

GE Vernova展& 受訪者供圖

  通用電氣能源投資(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欣認為:“近年來,中國在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創新發展、綠色發展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果。我們深切感受到中國營商環境持續向好,對外資開放的領域越來越多,很多利好政策和法規不斷&&,我們看到了中國政府持續對外開放、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決心,這也加深了我們在中國穩健發展的信心。”

阿斯利康展& 受訪者供圖

  參展進博會的八年,是阿斯利康持續加碼中國市場,拓展本土合作,加速創新的八年,也是其彰顯從進博“全勤生”到“優等生”的進階實踐。“我們始終看好中國市場,未來將進一步把握中國機遇、持續發揮跨國企業橋梁作用,聚焦中國患者健康需求,不斷推動科學與創新,與 ‘健康中國’同向同行。”阿斯利康中國總經理林驍説。

  八屆進博,八年之約。對於這些全球商業巨擘而言,“全勤生”不僅是一個頭銜,更是一種姿態,一種承諾。這些八屆進博“全勤生”是中國市場吸引力和潛力的生動體現。他們的持續參與,不僅為進博會帶來了高質量的內容,也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和對中國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認可。

  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隨着進博會越辦越好,這場東方之約,未完待續。讓我們共同期待,進博“全勤生”的名單未來不斷擴大。

【糾錯】 【責任編輯:王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