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組關鍵詞看新質生産力引領“新”生活-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30 08:46:21
來源:經濟參考報

從四組關鍵詞看新質生産力引領“新”生活

字體:

  當無人車駛上雪域高原,當“黑燈工廠”裏機械臂精準運轉,當昔日“沙戈荒”變身“能源綠洲”,當AI助力新藥研發提速——新質生産力正悄然走出宏大敘事,融入日常生活的點滴中。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産力。

  邁向“十五五”,新一輪科技革命重塑生産力形態,不僅將催生新産業、新需求,更將全面提升人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引領“新”生活。

  AI浪潮

  在平均海拔超4000米的西藏日喀則,一輛快遞無人車平穩行駛在定日縣的鄉村道路上。“以前貨車兩天來一趟,現在換成無人車一天就能跑一趟,而且每天清晨準時抵達。”當地的中通快遞網點負責人介紹説,無人配送線路的常態化運行,不僅大幅降低了高原配送的人力與燃油成本,也讓高原居民收件更快捷、更方便。

  當無人車在稀薄的空氣中翻越山梁,它承載的不僅是包裹,更是科技進步為邊遠地區群眾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生活品質躍升。新質生産力通過推動産業升級,帶來更新穎更優質的産品服務,以潤物無聲的方式走進千家萬戶。

  百度集團副總裁平曉黎&&,人工智能正變得觸手可及,數字人直播技術已實現質的飛躍,從幾年前的機械生硬發展到如今的“懂創作、有個性、會玩梗”。“在未來,智能網聯汽車、數字人、具身智能等將深度融入社會生活,為消費者帶來更便捷的服務體驗、更豐富的精神享受。”

  “人工智能正在千行百業解放生産力,為人類騰出精力去做更有靈感、創意的事。一個全新的時代正在到來。”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通用人工智能的大時代正在開始,將改變産業形態和競爭格局。展望“十五五”,科大訊飛將通過“AI+行業賽道、軟硬一體化C端硬體、AI出海”三大紅利的協同發展,提供全棧自主可控大模型底座。

  科技部部長陰和俊指出,下一步將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推動人工智能與科技創新、産業發展、消費提質、民生保障等深度融合。

  極速連接

  在陜西的法士特高智新工廠,一幅“無人化生産”圖景正生動上演:AGV搬運車自如穿梭,機械臂精準加工齒輪,質檢設備自動識別缺陷,整個車間僅有約150名工人,畝均産值卻較老廠區提升近5倍。

  “我們採用5G與工業PON(無源光網絡)雙千兆方案,5G保障了AGV、移動工作站所需的低時延與高穩定性,工業PON延伸了傳輸距離、節約了建設成本。”法士特副總經理陸成長&&,公司近年對百餘條産線進行智能升級,5G定制網嵌入生産全流程,生産效率與質量實現雙躍升。

  隨着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一張無形的“通信保障網”正從工廠延伸至城鄉每個角落。在西安大唐不夜城,即使單小時客流峰值逼近10萬人,游客的直播、上網體驗依然流暢。這背後,是陜西移動搭建的立體超密組網——242個5G小區、818個4G小區如毛細血管般覆蓋全域,AI基站動態調優,峰值下載速率最高可以突破4.2Gbps。

  我國已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寬帶基礎設施網絡。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目前我國已累計建成超過230家卓越級智能工廠和1260家5G工廠,5G-A、6G等關鍵技術處於全球第一陣營。

  “十五五”時期,將是信息通信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發展的五年。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介紹説,推動量子科技、生物製造、氫能和核聚變能、腦機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動通信等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鐘志紅建議,強化信息通信領域科技自立自強,前瞻布局6G技術研發,同步培育潛在應用生態。加強重點城市、熱點地區5G-A網絡覆蓋,引導萬兆光網從技術試點走向部署應用。

  綠色蝶變

  全會提出,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積極穩妥推進和實現碳達峰,加快形成綠色生産生活方式。

  以秸稈為原料生産塑料等大宗化學品,通過生物製造減少對化石資源的依賴;全國超過700萬戶家庭通過安裝光伏,成為名副其實的“能源産消者”;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賦能河流監測,水治理邁入“數字時代”……新質生産力與綠色發展正協同共進,塑造着我們未來生活的綠色底色。

  我國已構建起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體系和新能源産業鏈。今年上半年,我國風光發電量1.15萬億千瓦時,比同期全國第三産業用電量、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還要多。

  “綠色轉型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亨通集團總裁崔巍預計,“十五五”時期,海上風電、分佈式光伏、智慧充電、新型儲能等方向,都有望成為讓普通消費者有明顯體驗感的産業增長點。“我們將持續激發新質生産力潛能,為人民生活注入更多‘綠色能量’。”

  驅動這場綠色蝶變的,是持續不斷的技術研發和迭代。晶泰匯型(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明泰對記者&&,綠色轉型需要借助科技創新,而新質生産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産力。目前,該公司正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和自建的AI自主實驗室,創新研發範式,在新能源電池研究、電池電解液研究等新能源材料研發方向發力。“生産和生活方式綠色變革的大趨勢,正是我們共建綠色、智能、可持續未來的堅定信心所在。”

  國家能源局提出,圍繞“十五五”初步建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體系、建設能源強國等重大任務,高質量編制好“十五五”能源規劃,科學制定能源規劃目標指標,謀劃實施一批重大政策、重大改革舉措和重大能源項目。

  健康守護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未來將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促進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等産業發展,讓中國大市場成為全球創新的試驗場、應用場、利潤場。

  劑泰科技是一家人工智能驅動的生物科技公司,近期其自研的一款候選藥物順利達到Ⅲ期臨床研究主要終點。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賴才達深切感受到時代機遇,認為我國的AI制藥已經有實力競速全球賽道,“十五五”時期將有更多患者從生物醫藥的科技突破中獲益。

  在畢勝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另一場從“被動治療”到“主動健康”的技術革新正在醞釀。在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黃慶璽看來,新質生産力在生物醫藥領域的集中體現,正以顛覆性技術重塑精準醫療的底層邏輯。該公司正在推動基於人工智能的全息數字心臟檢測技術應用,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漏診與誤診率。“我們希望通過技術突破,讓以往昂貴、稀缺的個體化精準診療,變得醫保可負擔、社區可普及,從根本上節約社會資源,守護人民生命健康。”

  近期召開的全國藥品監管系統“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座談會強調指出,要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加快推進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發展,促進高質量發展。(新華社記者 李唐寧 劉旭陽)

【糾錯】 【責任編輯:冉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