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天津移動TPU智算中心正式點亮,單位算力成本大幅降低;9月26日,摩爾線程首發申請成功過會,公司AI芯片産品的研發進度及商業化進程有望加快;10月11日,中國移動宣稱,到2028年底將建成國內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智算基礎設施……近段時間,國産算力的競爭日趨激烈。
業內認為,在國家政策推動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構建,技術不斷突圍的大背景下,有望拉動國産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搶先布局的産業鏈上市公司值得關注。
技術突圍
算力指的是數據處理能力,是集信息計算力、網絡運載力、數據存儲力於一體的新型生産力,是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的基礎支撐。近段時間以來,國産算力在産能、關鍵零部件、大模型適配等領域不斷取得突破。
7月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上,中昊芯英與天津移動、太極股份、博眾數智聯合進行了天津移動TPU智算中心點亮儀式。
據中昊芯英披露,中昊芯英提供的自研“泰則”GP TPU人工智能服務器,為項目提供了核心的AI算力效能。其中,“泰則”搭載的TPU芯片“剎那”是中昊芯英歷時近5年研發成功的。
據介紹,“剎那”的AI算力性能超越海外著名GPU産品近1.5倍,能耗降低30%,綜合價格、算力和能耗測算,單位成本只有同類産品的近一半。此外,“剎那”獨特的1024片芯片通過光模塊片間高速互聯的能力,使系統集群性能遠超傳統GPU數倍,可支撐超千億參數大模型的運算需求。
“算力的競爭其實就是芯片、架構、能耗與效率的競爭。在進行底層算力硬體選型時,芯片的算力性能、功耗與易用性是天津移動重點關注的核心因素。能耗決定長期運營成本,性價比決定能否大規模普及,易用性決定開發者願不願意留下來。”天津移動TPU智算中心的項目建設負責人、天津移動城三分公司副總經理高亢&&。
7月30日,紫光恒越宣稱,成功向某國産智算&&項目交付了搭載海光“雙芯”架構的UNIS銀河大模型一體機,不僅標誌着雙方技術融合與場景落地能力再獲驗證,更以自主算力方案為航空領域複雜場景的嚴苛計算需求提供了關鍵支撐。
除此之外,9月26日,專注於研發設計全功能圖形處理器(GPU)芯片及相關産品的摩爾線程首發申請成功過會,有望加快AI芯片産品的研發進度及商業化進程。
政策發力
今年以來,政策不斷發力,逐步構建起全鏈條、多層次的算力發展支撐體系,為産業從規模擴張向質效提升注入了強勁動能。
8月21日,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提出,優化國家智算資源布局,完善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充分發揮“東數西算”國家樞紐作用,加大數、算、電、網等資源協同。
9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關於加強數字經濟創新型企業培育的若干措施》,其中重點提到,要強化算力資源供給支撐,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引導各類算力資源與數創企業需求高效精準對接。
10月11日,工信部等七部門公開印發《深入推動服務型製造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8年)》,其中明確提出,要夯實服務型製造發展底座。加強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深化“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和規模化應用,按需布局算力基礎設施,加速算力與行業融合應用。
除了推動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建設外,政策還引導算力資源向更多實體經濟領域滲透,加速算力在智能製造、智慧醫療、交通運輸等行業的應用落地。
比如,9月26日,交通運輸部等多部門發布的《關於“人工智能+交通運輸”的實施意見》提出,統籌優化算力供給能力。依託高速公路、港口、交通樞紐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因地制宜強化算力保障。
“國家政策推動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構建,有望拉動國産算力基礎設施建設。”開源證券在研報中稱。
上市公司搶先布局
華金證券在研報中稱,國內算力快速發展,增速顯著提升。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與浪潮信息日前聯合發布的《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顯示,預計2025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將較2024年增長43%,人工智能算力市場規模將達到259億美元,較2024年增長36.2%。
在政策發力、技術不斷突破的大背景下,不少上市公司在算力基礎建設領域加大了布局,以搶佔行業增長機遇。
10月11日,在2025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主論壇上,中國移動正式發布“AI+”行動計劃升級暨“AI+”生態聯盟。到2028年底,中國移動將持續加大對人工智能領域的投入力度,總體投入翻一番,建成國內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智算基礎設施。
近日,特銳德在互動&&上透露,在算力基礎設施領域,公司針對數據中心的需求和特點創新研發了數據中心用電力模塊,採用預製化方案推動産品標準化部署,通過集成變壓器、UPS、配電櫃等設備,極大縮短了建設周期,降低了建設成本,提升了交付效率。目前公司已與國內眾多頭部數據中心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包括中國移動、中國電信、阿里巴巴、普洛斯、字節跳動等知名企業。
東方國信&&,公司自主開發建設的AI智算中心已形成較大規模的智算算力服務能力。同時,公司通過戰略投資視拓雲(中科視拓)等舉措,增強了AI算力硬體與&&領域的實力,可支持管理包括多種國産AI加速芯片在內的算力資源。
立昂技術宣稱,公司依託“算力+算法+應用”生態體系以及四川簡陽等新建算力基地的高性能集群,可為AI大模型訓練、推理等場景提供算力支持,並供應服務器、存儲設備等硬體設施。同時,公司的技術運維服務涵蓋數據中心實時流量監控、跨區域算力調度以及GPU服務器的安裝、調試、故障排除等專項運維,保障其業務穩定運行。
中興通訊稱,在算力領域,面向AI大模型帶來的新機遇,公司強化了智算産品的研發及産業生態合作,通過自研芯片、智算服務器、超大規模集群、智算一體機等全棧算力基礎設施,及資源管理&&、訓推&&、星雲大模型、智能體工廠等軟體方案,協同打造了開放普惠的智算基座,提供端到端、全棧全場景智算解決方案,以滿足多樣化AI場景需求。
第一上海證券&&,看好AI應用驅動的算力需求持續高增長,海內外AI應用進入普及的拐點時刻。國産算力端,算力産能瓶頸已經突破,預計2026年國産芯片將迎來放量。海外算力端,Open AI等海外AI大廠商業化加速,推動AI應用的廣泛落地,算力硬體需求維持高景氣。(記者 李保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