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北斗峰會開幕 新應用新業態耀眼-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5 09:30:06
來源:新華網

第四屆北斗峰會開幕 新應用新業態耀眼

字體:

  新華社北京9月25日電 《經濟參考報》9月25日刊發記者吳蔚、蘇曉洲采寫的文章《第四屆北斗峰會開幕 新應用新業態耀眼》。文章稱,“真無人”駕駛的出租車、網約的公交車、精準沿着預設線路在馬路上運營行駛的“膠輪列車”、“上天入地下海”完成各種任務的高端裝備、背着“時空背包”的人形機器人……9月24日,在湖南省株洲市開幕的第四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下稱“北斗峰會”)上,各種北斗新應用新業態令人嘖嘖稱奇,見證着北斗不僅“從天邊到身邊”,更是“從應用到産業”,並正在加速“從中國到世界”。

  9月24日,第四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在湖南株洲開幕。圖為在株洲國際會展中心,工作人員(左三)在介紹一台對地觀測衛星。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在北斗峰會舉辦地湖南株洲,鬧市區裏穿街走巷的哈啰無人駕駛出租車正是本屆峰會北斗應用的“明星”之一。打開哈啰手機App,選擇自動駕駛,就像打網約車一樣選擇目的地,即可招來一輛駕駛席上無人的出租車。據相關人士介紹,這種投入試運營不久的自動駕駛出租車,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和前沿信息技術等的賦能下實現了厘米級定位,能精準規劃行駛路線,還能智能優化路徑選擇。

  走進株洲國際會展中心,在室外展區,軌道交通裝備、無人水面艇、大中型無人機等實體設備一字排開,長三乙火箭、“奮鬥者”號深潛器,以及中車動車組、“雲尚巴士”、“智軌”等一大批陸、海、空的高端應用模型或實物也陳列其間,直觀展現北斗在“陸海空天”領域的廣泛應用。在室內展區,不時“路過”的人形機器人吸引了眾多中外參觀者,機器人背上的千尋位置與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研發的“時空算力背包”,是“TA”能勝任引導、巡檢、取快遞等複雜室外任務的“秘笈”,而這也是北斗與具身智能深度融合的成果。

  從工程施工到氣象預報,從精準農業到公共安全,從物流、水利到測量、測繪等領域,助力實現暢行、智造、安瀾……提供精準定位、導航、授時服務的北斗無時不在、無處不有,滲透在生活的點點滴滴裏,“潤物無聲”服務大眾。

  “北斗在國民經濟重點行業領域應用規模近5000萬台套,在手機、汽車等消費領域的應用保有量突破20億台套。”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相裏斌在北斗峰會開幕式上列舉了一系列數據。相裏斌&&,經過多年發展,北斗系統已成為重要的時空信息基礎設施。

  峰會上發布的《北斗産業發展藍皮書(2025)》(下稱《藍皮書》)顯示,目前北斗已經構建上中下游完整的産業鏈。2024年,我國北斗産業總體産值達5758億元,同比增長7.39%。

  更為重要的是,北斗産業價值鏈開始由“普遍可用”向“高精度增值”躍進,其核心特徵是:基礎設施公共化、能力服務訂閱化、價值交付場景化。隨着北斗時空數據逐步成為可確權、可定價、可流通的核心生産要素,商業運營正由“産品交付”向“數據運營”的範式演變,商業模式已全面進入“生態共建、場景裂變、多元分成”的新階段。

  此次北斗峰會還集中發布了33項具有行業領先水平的北斗相關新産品、新技術、新應用。其中,華大北斗的北斗三號短報文通信SoC芯片,首次捕獲衛星信號的時間不超過兩秒;千尋位置的MC382系列産品,以自研芯片為“底座”,突破行業瓶頸;武漢大學和中國聯通智能城市研究院聯合研發的“低空經濟·天鑒操作系統”,助力實現空域集約化利用,銜接空管、通信等系統……時空信息領域芯片、模組、終端及全場景解決方案首次集中發布,展現了我國北斗系統核心技術突破和規模化應用的最新進展,彰顯了北斗系統正在從“建成好用”邁向“用好用廣”的發展態勢。

  從本屆峰會上可以看出,“中國的北斗”走向“世界的北斗”的步伐更加堅實。《藍皮書》介紹,截至2025年,北斗服務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140余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産品與服務,全球北斗功能移動終端覆蓋率超50%。國際標準對接也取得進展,已納入國際民航、國際海事等11個國際組織標準體系。本屆峰會22個重大簽約項目包含了多個國際項目,標誌着北斗規模化應用加速突破地域限制,從“國內深度滲透”邁向“全球價值拓展”。

  “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加大政策支持,推動北斗規模應用實現市場化、産業化、國際化發展。”相裏斌&&。

  “未來,北斗系統在我國深空探測、航天航空等領域都會發揮重要作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校長李建成&&,下一代北斗將進一步完善全球信號與服務能力,服務於深空探測,“從地面走向深空,構建全方位的時空基準服務。”

【糾錯】 【責任編輯:陳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