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賦能“鏈”式發展 鄉村特色産業向“新”而“興”-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19 08:53:40
來源:經濟參考報

電商賦能“鏈”式發展 鄉村特色産業向“新”而“興”

字體:

  記者從農業農村部獲悉,“十四五”期間,我國加快推動鄉村産業振興,支持各地建設210個優勢特色産業集群、250個現代農業産業園、1098個農業産業強鎮項目。2024年,全國規模以上農産品加工企業營收達到18萬億元左右。隨着農村電商等新業態發展及産業鏈條不斷延伸,農業特色化、標準化、品牌化不斷提升,鄉村特色産業正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眼下,山東省蒙陰縣岱崮鎮井旺莊村的“秋甜”蜜桃進入大量上市期。村民們忙着採摘、分揀、裝箱,訂單不僅覆蓋本地商超,還通過電商&&發往全國各地。

  在“中國蜜桃之都”蒙陰,每年5月至11月,蜜桃購銷都是這裡的“主旋律”,也成為蒙陰很多網紅的“主戰場”。71萬畝、年産量超20億斤的蒙陰蜜桃,要在此時完成從生鮮果品到百億銷售的整個流程。去年蜜桃旺季時,日最高網絡訂單量超過了100萬單。

  蒙陰縣果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滕德富告訴記者,電商&&全面提升了“蒙陰蜜桃”這一品牌的知名度。網絡銷售蜜桃價格也普遍較高,還直接帶動了線下市場價格提升。據綜合測算,網絡銷售為每斤蜜桃提高了0.5元的售價。

  電商不是簡單的網上開店,而是帶動農業標準化、品牌化、産業化整體提升。“要在網上賣得多、口碑好,就要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這意味着要從産品源頭開始規劃,而不是盲目跟風熱銷品類。”蒙陰縣果業發展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禹化強説。

  “持續種出品質好的桃子,是贏得市場的關鍵。”禹化強説,該中心依據市場實際情況引導26萬蒙陰桃農調整種植品種和結構,目前蒙陰蜜桃已形成毛桃、油桃、蟠桃、觀賞桃四大類70多個主栽品種,成熟期從5月一直持續到11月,能夠保證蜜桃在7個月間始終在市場上與消費者見面。

  不只蒙陰蜜桃,如今,越來越多地域特色明顯、發展基礎較好的農産品,通過網絡銷售,進入都市百姓家,提升了産業競爭力。

  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農産品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7.4%。相關研究機構數據也顯示,農村電商創業持續活躍,截至7月底,全國農村網商數已超過1950萬家,同比增長6.4%。

  搭上電商快車的同時,越來越多的特色“初級農産品”變成“高附加值産品”,産業鏈條不斷延伸。

  地處洞庭腹地的湖南益陽南縣是我國重要的小龍蝦産地。金秋九月,正值南縣稻田小龍蝦的繁殖季。在位於益陽南縣麻河口鎮官正垸村的稻蝦養殖基地,小龍蝦在春種秋收的稻田水裏生長,這種“稻蝦共生”的模式不僅可以減少化肥農肥使用量,又能為小龍蝦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

  南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斌説,水稻秸稈用作餌料可以佔到小龍蝦生長季食物量的一半,每畝可節約生産成本近400元,畝均增收3000元。

  此外,稻蝦米被開發成胚芽米、控糖米、嬰兒輔食原料;小龍蝦從蝦肉延伸到蝦殼提取蝦青素……南縣“一産接二連三”構建了“苗種繁育—生態養殖—冷鏈流通—預製菜深加工”的産業全鏈條。

  目前,南縣全縣擁有稻蝦規上企業21家,其中農業産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3家,已培育順祥食品、金之香米業、助農米業等多個本土龍頭企業和以稻蝦精深加工為主的食品産業園。

  從單一産品的銷售到全産業鏈發展,從深耕一産向三産融合拓展,特色農業的多元價值轉化,正催生鄉村産業新動能。

  “近年來各地高度重視特色農業産業的發展,努力挖掘本地的特色産品,推動特色種養業、特色手工業、特色製造業的快速發展。很多鄉村都建成了規模化、專業化的生産基地,産業鏈條也不斷完善,有了區域品牌和産品品牌。”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照新説。

  不過,專家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與消費者需求快速變化的大環境下,如何轉型升級,提高特色産業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是眾多特色農産品面臨的共同課題。

  “對此,要把挖掘特色資源和市場需求分析結合起來,強化自身産品的獨特性,避免盲目跟風、無序競爭;要注重健全全産業鏈的質量標準體系建設,為品牌培育奠定基礎;此外,還要高度重視消費者體驗,如重視流通銷售環節的分級、包裝和創意設計等,增強産品的市場競爭力。”張照新説。(記者 汪子旭 葉婧 張玉潔)

【糾錯】 【責任編輯:周靖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