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9月6日電(記者呂夢琦、李元昊)夕陽透過玻璃窗,灑落在京東物流(大同)客服中心的辦公室,上百名客服人員正坐在電腦屏幕前快速地回復用戶提出的各種問題。儘管工作節奏很快,但每個人看起來都很從容。
“這得益於人工智能帶來的改變。”客服組長彭國帥説,“就拿修改快遞收貨地址來説,從前我們要人工&&站點修改,現在借助小程序就可以快速完成,溝通成本降低了,用戶體驗變好了。”
京東物流(大同)客服中心經理薛程説,去年他們接線量接近2000萬通,30%左右由人工智能解決。這背後所需要的算力服務,就來自京東集團華北(大同靈丘)智能算力數據中心。2023年10月,該中心一期項目完成驗收,目前二期和三期項目正在建設。
這是算力賦能産業的一個應用場景,展現着大同這座“煤都”邁向算力之城的新變化。
大同市位於中國北方的山西省,是一座靠採煤業發展起來的城市,去年原煤産量1.62億噸。但隨着優質動力煤逐漸枯竭,大同市也開始尋求産業轉型。借助自身優勢發展算力産業,成為大同市轉型發展的新選擇。
這是國家超級計算太原中心的機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大同市發展算力産業有天然優勢,年平均氣溫6攝氏度左右,能為算力機組安裝一座“天然空調”。2018年,中國著名的秦淮數據集團將環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術産業基地率先落戶大同。
“這裡全年使用間接蒸發冷卻時間長達7個月,能大幅降低用電成本。”大同秦淮數據有限公司運維經理鄧文英説。
作為能源城市,電價低、綠電足是大同發展算力産業的突出優勢。目前,大同市電力總裝機容量1839.65萬千瓦,其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佔比56.46%。
此外,大同已建成千兆城市,與北京直線距離約為200公里,到京津冀國家算力樞紐節點的單向時延僅3毫秒,也吸引算力企業紛紛在大同市投資。
2025年8月23日,中聯數據集團山西公司工作人員在操作電子&&。新華社記者 柴婷 攝
目前,秦淮集團、中聯數據、京東集團、抖音集團等一批頭部企業已相繼在大同市建成算力中心。2025中國算力大會發布的《2025綜合算力指數》顯示,大同市城市算力分指數位居中國第三。
“大同市被列為國家級數據標注基地,目前算力中心基建累計投資282億元,服務器投資累計491億元,主要依靠市場驅動,算力使用方均為互聯網頭部企業。”大同市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寧文鑫説,算力産業已為大同市的轉型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未來將繼續加強政策和人才等方面的配套服務。
今年5月,大同數據科技職業學院正式揭牌,將專注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等方面的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