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2024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大會揭曉了2024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共有206項(人)獲獎。中國工程院院士呂西林和中國科學院院士馬大為被授予上海市科技功臣獎,錢小石等10人榮獲上海市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
近年來,上海強化基礎研究組織化實施和多元投入,深化“基礎研究先行區”建設,引導科研團隊挑戰高風險高價值研究,優化基礎研究投入結構,重大原創理論研究不斷突破。在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三大獎項中,自然科學獎成果數量不斷提升。本年度191個獲獎項目中,56項成果獲自然科學獎,佔比達29%,較上一年度顯著增加6%,這也是自2006年設立自然科學獎以來的新高。近20年來,上海自然科學獎佔比從最初的僅為9%,提升了20%。
上海原創性科學成果的全球影響力持續攀升。今年,18項自然科學一等獎項目中,有22篇論文發表在《細胞》《自然》《科學》正刊或子刊上,佔論文總數的四分之一。同時,18項自然科學一等獎項目均展現出良好應用價值或潛在應用前景。例如,復旦大學魯伯塤團隊研究成果技術轉讓許可達3.7億元;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王二濤團隊研究工作有望實現植物生物學領域“非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夢想,獲中國發明專利,並申請國際專利。
與此同時,上海“創新策源地”基石不斷夯實。科技創新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在電子信息、先進製造、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重點領域高價值專利呈井噴式發展。例如,今年的15項技術發明高等級獎項均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致力於解決關鍵技術難題,且共獲授權發明專利646項,平均每個成果有43項原創性發明得到保護。
(記者 王春)
【糾錯】 【責任編輯:朱家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