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在北大荒集團友誼農場有限公司田間拍攝的稻田畫(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徐宏宇攝)
新華社哈爾濱8月2日電(記者孫曉宇)盛夏時節,位於中國東北黑龍江省的北大荒集團友誼農場有限公司,水稻正值拔節孕穗期。與往日不同的是,田埂間不再有農人忙碌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自動氣象站、土壤監測設備等“數字哨兵”,實時採集數據並回傳,精準監測水稻生長。
如今,智慧農業正為農場注入新活力。在指揮中心,工作人員輕點鼠標,相應地塊的“生長檔案”便清晰呈現。
“水稻葉齡診斷系統是我們的‘千里眼’,能實時採集葉齡信息,精準掌握作物長勢和環境變化。”友誼農場科技信息中心主任曲慧説,通過多年數據積累,農場已建立智能化葉齡診斷模型,施肥打藥從靠經驗轉向靠數據。
目前,友誼農場共有約190萬畝耕地,其中19萬畝已建成“智慧神經網絡”。500余套物聯網設備織就嚴密監測網,田間氣象站每10分鐘更新一次數據,無人機航拍每日生成作物長勢三維圖譜,120套智能閘門與水位計聯動實現自動灌溉。
作為中國産糧第一大省,黑龍江素有“黑土糧倉”的美譽。如今,這個省正通過科技賦能和産銷融合,將信息化、智能化深度融入農業生産全鏈條,推動農業新質生産力加速成長,讓“中國飯倉”愈發豐盈。
數字技術的創新活力不僅體現在田間地頭,也涌動在企業車間。
這是“黑土優品”一線城市品牌行北京專場(2025年7月17日攝)。新華社發 (朱芳冰 攝)
在哈爾濱神州精英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展廳內,“做中國卓越的數字化技術與數據服務商”的標語格外醒目。研發人員結合動態圖譜演示核心産品——“近地遙感空地協同精準變量施肥系統”如何為作物“把脈開方”。
“這套系統就像給作物做‘CT體檢’。”公司技術總監胡泊説,該系統通過“天空地”一體化數據採集實現精準施肥:無人機進行“掃面”,採集作物光譜數據;地面傳感器進行“扎點”,獲取土壤氮磷鉀含量;人工智能模型綜合分析數據,生成個性化施肥方案,再由植保無人機或水肥一體化設備進行“精準施肥”,精度可達平方米級。
“我們擁有大量無人機和飛手,以及成熟的軟體研發團隊,與高校科研團隊優勢互補,産出一系列科研成果。”公司總經理高文輝介紹,公司2014年落戶哈爾濱,目前已與中國科學院、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林業大學等建立緊密&&,智慧農業技術成果已在佳木斯、齊齊哈爾、鶴崗、黑河等多地應用,為當地農業生産提質增效。
數據顯示,黑龍江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70%,居全國前列;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穩定在99%以上,居全國首位。
黑龍江省提出,將聚焦育秧、灌溉、施肥、病蟲害防治等關鍵環節,創新智慧農業應用場景,打造全省統一智慧農業&&,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推進主要作物種植精準化、畜牧養殖智慧化、農業全産業鏈數字化,持續提升農業智能化水平。
在有着“中國富硒稻米之鄉”稱號的方正縣,黑龍江秋然米業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內,6條大米精加工生産線全力運轉。這家公司通過保鮮科技,將收割季的稻米新鮮封存於密閉罐中,讓消費者一年四季都能品嘗到新鮮大米的味道。
秋然米業1988年創建,自有1萬畝水稻種植基地,與當地農戶簽約訂單農業種植面積超30萬畝,年加工水稻能力達50萬噸,開發了有機富硒大米、富硒稻花香大米等産品。
“對於不常在家吃飯的消費者來説,一袋十斤裝的大米可能幾個月才能吃完,往往錯過最佳食用日期。”公司副總經理田秋拿起一罐300克的富硒鮮活米産品介紹道,這罐大米夠兩口人吃一頓,正常情況下,大米最佳食味期在3個月,而這款産品因充入氮氣,最佳食味期可持續12個月。
公司在全國主流商超銷售大米産品,線上開設京東、天貓等旗艦店,在抖音&&開設直播間。在黑龍江省相關部門組織下,企業近期參加各類展銷活動,進一步拓寬産品市場。田秋帶着産品走上第七屆中國糧食交易大會進行現場推介。
“黑土優品”是黑龍江省打造的省級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在第七屆中國糧食交易大會上,黑龍江省搭建了600多平方米的“黑土優品”主題展區。省內70余家參展企業帶來500多種糧油産品,涵蓋大米、麵粉、豆油等品類。
在浙江省嘉興市糧油副食品商會秘書長黃加炎看來,黑龍江優質大米受歡迎源於灌溉水質好、種子優良、空氣清新。作為經銷商,他把黑龍江大米推薦到當地市場,深受民眾喜愛。
黑龍江省牡丹江農墾輝業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有機糯米等雜糧産品也受到歡迎,“有機種植營養均衡”“産自東北黑土地核心區域”等是産品賣點。
公司業務經理車遠志拿起一罐有機糯米産品介紹道,他們為各大品牌提供雜糧、大米類産品生産加工,並與多家大型企業合作。“掃描瓶身二維碼,就能進入中國食品農産品認證信息系統查看産品身份信息,證明它是農藥無殘留的有機産品。”車遠志説。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定制農業專班綜合組組長彭博説,黑龍江省深入推進定制農業基地建設、質量提升、延鏈融合、品牌培育和渠道拓展5個專項行動,開展定制農業巡迴大講堂、一線城市品牌行等活動,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搭建更精準的定制農業産銷對接&&,讓黑龍江優質農産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