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國內首個專注低空飛行器氣動研究的複合型風洞在廣東空天科技研究院(以下簡稱“廣天院”)正式落成並啟用。該風洞填補了低空飛行器從實驗室研究到真實場景驗證的基礎設施空白,標誌着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基礎科研&&建設取得新突破。
風洞作為人工控制氣流流動的設備,主要用於航空飛行器的系統性測試。與戶外場景測試相比,風洞測試具有測試周期短、測試成本低的優勢。
“風洞測試通過將飛行器固定在設備上,讓氣流動起來,實現相對運動,從而精準測量飛行器在天上飛行狀態時的各項技術參數。”廣天院風洞技術負責人孫良寶介紹,該風洞將承擔全面驗證飛行器抗風安全的核心任務。
該風洞集傳統航空風洞與無人機風墻測試系統於一身,是國內首個針對低空飛行器氣動力特性研究和測試的4.5米量級風洞。該風洞的啟用,將為低空飛行器研發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家門口”檢測服務,從協調到完成實驗僅需3—4個月,從而大幅降低研發成本,加速技術攻關向商業應用的轉化。
同日啟用的全空間無人體系綜合試驗場,分為物理試驗場和數字試驗場。物理試驗場由33平方公里空域、垂直起降場、滑行跑道、5G-A通感一體網絡、測風雷達等組成;數字試驗場包括協同設計&&、超算中心、數字孿生中心以及全空間無人體系管理服務&&。
據介紹,廣天院目前已接到深圳海關、小鵬匯天、威凱檢測等10余家單位測試需求。未來,廣天院擬建設“灣區1號”飛行器風洞試驗數據共享&&,並將與低空飛行器研發機構、高校、企業聯合持續攻關低空飛行器關鍵技術,合作共建低空飛行器風洞試驗標準化體系。(記者葉青 龍躍梅)
【糾錯】 【責任編輯:周靖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