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7日電(記者李雯)英國《自然-化學》雜誌近日刊載的一項研究顯示,常見細菌大腸桿菌可以將廢棄塑料轉化為非處方止痛藥對乙酰氨基酚。
學名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PET塑料堅固、輕便,是飲料和硬質食品包裝中最常用的塑料。對乙酰氨基酚被廣泛用於治療疼痛和發燒,通常由化石燃料製成。
英國愛丁堡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被稱為洛森重排的化合反應能在活細胞中發生,大腸桿菌內天然存在的磷酸鹽就能催化這一反應。研究團隊利用化學方法降解了一個PET塑料瓶,得到了這種反應的起始分子,這種分子能作為在大腸桿菌中産生對乙酰氨基酚的起始原料。
領導這項研究的愛丁堡大學教授斯蒂芬·華萊士介紹説,“首先,我們意識到這種反應的起始原料可以由廢棄塑料瓶製成。”然後,“我們通過使用從一些土壤細菌和蘑菇中提取的酶改造了大腸桿菌,將這一反應與製造對乙酰氨基酚所需的最後步驟連接起來。”
通過這種方式,研究團隊成功實現了起始原料向對乙酰氨基酚的轉化,轉化率高達90%以上。整個反應在室溫條件下完成,且沒有檢測到有毒副産品。
華萊士教授&&,PET塑料並非只能成為垃圾或製造塑料的材料,它可以被微生物轉化為有價值的新産品,比如藥物等。研究人員正在與制藥公司合作,有望將這一發現轉化到藥物生産中。
【糾錯】 【責任編輯: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