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6月28日起,鐵路部門在北京西、上海虹橋、廣州南等19座車站試點開展“輕裝行”服務,為旅客提供“門到站”“站到門”同城行李搬運服務,鐵路12306App、微信小程序同步推出“輕裝行”功能,旅客可通過線上預約辦理,將有效減輕攜帶大件行李出行的負擔,乘坐火車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此項舉措推出贏得一片叫好,有網友&&期待盡快全國推廣。
“輕裝行”是我國鐵路客運服務提質升級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隨着高鐵路網日益完善,車站設施不斷優化,越來越多的城市接入高鐵“一小時圈”“三小時圈”,高鐵等鐵路客運成為很多旅客的出行首選。與此同時,服務鐵路客運的餐飲、物流、電子商務等行業産業快速發展,鐵路客運服務生態不斷豐富,服務觸角不斷延伸,服務品質不斷提升,鐵路客運成為“便捷、舒適、高效”的代名詞,受到廣大旅客青睞。
打通堵點、消除痛點,往往能夠形成新的增長點。在高鐵發展帶動下,從“D字頭”“Z字頭”到“G字頭”“C字頭”,我國鐵路客運體系更加立體。手機App的使用有效解決了過去購票難的問題,支持自主選座更是極大便利了廣大旅客出行;一大批高鐵車站投入使用,鐵路站廳人員擁擠、環境差真正成為過去式;“輕裝行”則有效緩解了親子家庭、老年群體攜帶大件行李出行不便的難題,不僅方便了旅客,也拓展了鐵路客運的服務渠道,增加了新的盈利增長點,可謂一舉多得。這也帶來啟示:提升服務質量首先要從旅客需求出發,新的商機往往就蘊藏在那些痛點難點之中。
跨界合作、科技賦能,有助於放大“乘積效應”。鐵路客運服務是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涵蓋了從裝備製造、電氣設施、軟體系統、車站管理,到餐飲服務、物流運輸、商品銷售等方方面面,各環節、各領域協同效率越高,越能為旅客提供高品質服務。近年來,隨着移動互聯網普及和信息技術進步,無論在站廳還是在車廂內,更加多元的消費場景、更加方便的餐飲服務、更加高效的酒店車輛接駁預訂等服務提質升級。鐵路部門統籌車站場地、裝備、人員等資源,激活各類市場主體有效參與,鐵路App、小程序線上集成鐵路客運各項線下服務,連接起旅客衣食住行、吃喝玩樂各方面需求,豐富了旅客出行體驗,持續壯大鐵路客運相關消費體量和規模。
堅持人性化服務,是檢驗服務品質的試金石。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步,人們的消費觀念、消費水平都在不斷提升,對鐵路客運服務的期望值也不斷上漲。鐵路客運是為一個個具體的人服務的,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身體條件的旅客有着不同的出行需求。堅持人性化服務,也就意味着要兼顧廣大旅客整體需求和旅客個體的個性化需要,把“安全、便捷、舒適、愉悅”作為服務的落腳點,提供更加精細化的品質服務。同時,根據市場需求、運營成本等因素動態調整服務內容和價格,進一步提高各項服務品質和價格彈性,讓廣大旅客享受到“賓至如歸”的服務體驗,也讓鐵路客運服務更加值得託付。
(作者:濟兼,係媒體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