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市渝北區長安汽車數智工廠總裝車間,新能源汽車即將下線。 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攝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國汽車産銷量分別完成1017.5萬輛和100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9%和10.8%。這是我國汽車歷史上同期産銷量首次雙雙突破1000萬輛。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呈現向好態勢,各項宏觀政策協同發力,為汽車市場的穩定增長提供了堅實支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兩新”等政策的&&實施、企業産品技術的不斷升級,有效促進了汽車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新能源汽車成增長主力
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分別完成442.9萬輛和43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8.3%和46.2%,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2.7%。
“新能源汽車正在成為驅動我國汽車市場穩定增長和轉型升級的主要力量。”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説,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既得益於行業企業踔厲奮發、矢志創新,突破技術難題、提升産品性能,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認可,也得益於我們堅持全球分工合作、互促互進,構建了優質高效的國際化産業鏈供應鏈體系。
産品性能方面,我國新能源汽車平均續航里程接近500公里,智能輔助駕駛、人機交互技術的快速進步讓開車變得更加輕鬆有趣,主動懸架、智慧燈光系統等配置從高檔車向大眾用車普及,新能源汽車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購車首選。
“最近我們共有4款新車上市,分別是改款後的蔚來ES6、EC6,以及ET5、ET5T。這4款車型在市場上被稱作‘5566’,是蔚來品牌銷量的主力車型。”蔚來創始人、董事長李斌&&,蔚來“5566”採用自研神璣NX9031智駕芯片,在設計、座艙、駕控、智能、安全方面實現五大升級進化,有望為用戶帶來全面進階的駕乘新體驗。
吉利新推出的銀河星耀8則搭載了神盾電池安全系統,在“油電共生安全”上實現了行業首創的“油、電、氣隔離設計”與“六橫四縱油電保險艙”。“儘管前4個月吉利銀河銷量已突破35.6萬輛,但星耀8所在的中高級電混市場仍有不少競品。”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吉利銀河星耀8不僅要憑“價優”贏得市場競爭新優勢,更要以高技術和高品質引領産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一季度,小鵬汽車交付量為9.4萬輛,同比增長330.8%,是一季度新能源造車新勢力品牌銷量冠軍。“核心原因是小鵬汽車在組織、産品、營銷以及技術、經營等方面的體系化綜合能力不斷提高的結果,也是我們堅持技術上AI驅動、經營上行穩致遠的初步成效。”小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何小鵬&&,小鵬正在將AI底盤、圖靈AI輔助駕駛、新一代智能座艙等更多領域進行以AI驅動的融合式創新,“我們的增長潛力剛剛開始釋放”。
此外,産業體系方面,我國已建成涵蓋基礎材料、零部件、整車、製造裝備等全鏈條、完備高效的産業體系,向全球供應了70%的電池材料、60%的動力電池。使用便利性方面,我國已建成充電樁1281.8萬個、換電站4443座,形成了全球最大規模充電網絡,15分鐘充電80%的快充技術實現量産應用。這些産業鏈優勢和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的生産、銷售和使用。
以舊換新助力市場信心
“我早就想換輛新車,一直下不了決心。了解到政策優惠,毫不猶豫就下單了。”近日,在遼寧大連一家汽車銷售門店,消費者杜偉訂購了一款新能源汽車,享受到以舊換新補貼。
自2024年國家制定《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來,相關部門建立工作專班,加強協同配合,強化央地聯動,汽車以舊換新對促進我國車市穩增長、擴消費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
對比去年的以舊換新政策,今年的政策將汽車報廢更新範圍從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擴大至符合條件的國四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這是我國首次將個人消費者報廢車型補貼擴圍至國四車型。
“報廢補貼+置換補貼”“國補+地補”的政策“組合拳”,能直接降低購車成本,也點燃了消費者的置換熱情。商務部日前發布數據顯示,截至5月11日,2025年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量達322.5萬份,其中汽車報廢更新103.5萬份,置換更新219萬份。自2024年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實施以來,以舊換新補貼累計申請量已突破1000萬份。
除了補貼,部分車企還加大了促銷力度。在AITO問界和廣汽埃安的體驗店內,銷售人員均&&,消費者購車將贈送可在官方商城兌換禮品的積分。如果是老車主換購還有額外積分贈送,讓優惠“看得見、摸得着”。
“今年國家以舊換新政策啟動得早,補貼政策一步到位,在國家促消費政策推動下,很多地方&&並逐步落實相應的促消費政策,疊加主機廠補貼加碼、金融支持、車展等線下活動的全面啟動。”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整體來看,從3月份起,我國車市開始走強。“五一”期間,汽車消費市場迎來客流量高峰。
汽車以舊換新並非簡單“換新”,更是一場消費和産業的轉型升級。今年前4個月,汽車以舊換新活動中,新能源汽車佔比超53%;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零售332.4萬輛,同比增長35.7%,市場滲透率達48.4%。
目前,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已經由“大水漫灌”轉向“精準滴灌”。有關專家&&,2025年超1500億元特別國債資金的注入,將進一步擴大補貼覆蓋範圍,預計全年拉動汽車零售額超5800億元,促進汽車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破解增收不增利難題
5月23日,比亞迪推出限時“一口價”或限時補貼的促銷活動,涉及王朝網、海洋網共計22款智駕版車型,最高補貼優惠5.3萬元。
大力度促銷的背後,比亞迪正努力推進2025年銷量目標。據了解,今年比亞迪銷量目標定在550萬輛,同比增幅近30%,其中海外銷量目標約80萬輛。
今年前4個月,國內汽車市場的“價格戰”已從之前的激烈狀態轉為“溫和”。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聯分會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累計降價車型有65款,較去年同期減少56款。“作為長期佔據國內汽車市場銷量排行榜首位的車企,此次比亞迪的再次降價無疑會對汽車市場産生一定影響。”崔東樹説。
“産業變革正在重塑全球汽車競爭格局,中國汽車市場對全球汽車消費趨勢的主導效應越來越明顯,這是中國汽車産業的巨大進步與活力韌性的體現。”但中汽協副秘書長柳燕&&,透過最近一系列新車發布和沒完沒了的價格戰,也不難發現産品同質化與低價化十分明顯,內卷式競爭隱患重重,行業競爭升溫將使企業盈利能力持續承壓,行業和企業對此應有清醒認知和應對行動。
儘管今年前4個月我國汽車産銷實現兩位數增長,但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消費品零售總額161845億元,同比增長4.7%;而社會汽車消費額14840億元,同比下降0.5%。其中,今年一季度,我國汽車行業利潤率為3.9%,低於下游工業企業利潤率5.6%的平均水平,差距有進一步擴大趨勢。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羅磊坦言,目前汽車市場總體呈現“增量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的特點,需求依舊不足。部分消費需求和消費能力較強的城市,又受到限購政策的制約,如何充分合理釋放消費潛能,提升消費品質,是行業面臨的首要問題。
“當前,我國汽車産業正處於快速轉型期,結構性矛盾也比較突出。主要表現為産業結構不合理、閒置産能退出機制還有待完善。動力電池、智能駕駛等技術迭代加快,鞏固全産業鏈優勢也面臨挑戰。”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鄭備&&,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統籌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統籌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統籌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實施有針對性的産業調控,推動汽車産業提質升級。(記者 楊忠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