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次打造智能製造升級版-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5/15 09:38:49
來源:經濟日報

梯次打造智能製造升級版

字體:

在青島領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家電控制板生産線值守。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印發《智能製造典型場景參考指引(2025年版)》(以下簡稱《參考指引》),作為智能工廠梯度培育、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揭榜挂帥”、智能製造標準體系建設等工作的參考指引,加快推進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

  專家&&,智能製造典型場景是智能工廠建設的基礎,也是推進智能製造的基本業務單元。當前,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深度融合,我國製造業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式進行業務重構,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全面加快技術改造

  賽智産業研究院院長趙剛認為,《參考指引》的亮點在於突出智能化升級,圍繞大模型、智能體、機器人、數字孿生等人工智能技術在智能製造各個環節的應用,進一步強化了不同場景智能化應用方向,如生成式設計創新、智能排産、動態調度系統和智能決策系統等。圍繞智能製造的工廠建設、産品研發等8個主要環節,進一步強化業務全鏈條賦能。着力培育工廠數字化設計與交付、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精準營銷等新模式,促進製造業生産方式和産業模式的智能化變革。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謝少鋒介紹,工信部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全方位全鏈條普及應用,“點線面”協同推進數字化改造。目前,已支持首批20個城市開展製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

  點上培育標杆企業。累計建成3萬餘家基礎級智能工廠,230余家卓越級智能工廠;累計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6萬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過14萬家,科技和創新型中小企業超過60萬家。

  線上推進重點産業鏈式轉型。工信部印發了電力裝備、輕工、石化化工、鋼鐵、有色、建材等重點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分行業梳理數字化典型場景,圖譜化、場景化推進重點行業精準轉型。

  面上提升園區和集群數字化水平。打造高水平數字産業集群,持續開展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百城千園行”“智能製造進園區”活動。截至今年3月底,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為83.5%,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為66.2%。

  趙剛認為,《參考指引》有利於推動製造業與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數字技術深度融合,加快打造智能製造“升級版”;推動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加快未來製造模式探索,促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發展工業軟體、智能裝備、智能機器人等新技術新産品,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

  謝少鋒透露,工信部將一體推進“點線面”改造,梯次推進“智改數轉網聯”,推動數字技術全方位全鏈條融合賦能,以數字化轉型促進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人工智能融合深入

  當前,人工智能尤其是大模型技術突飛猛進,加速融入製造業研發設計、生産製造等環節。中建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信雲智聯總經理王喬晨認為,大模型是數字化進程中重要的技術迭代,如同電氣化、自動化、信息化一樣,將給製造業帶來生産效率指數級提升,重構行業業態。

  趙剛介紹,工業企業廣泛接入DeepSeek等模型,工業大模型應用&&超過100個。電力裝備、輕工、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推進,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典型應用案例達151個,企業生産效率大幅提升。

  以大模型為核心的智能體正成為人工智能賦能行業的重要形式。國際數據公司IDC數據顯示,到2026年,中國50%的500強企業將部署AI智能體進行數據治理,40%的中國500強企業也將構建數據智能與模型智能的雙輪驅動體系。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日前發布的聯想樂享超級智能體是業內第一個企業超級智能體,聯想將從計算基礎設施、數據模型、智能體開發服務等方面,幫助每家企業開發超級智能體,賦能千行百業。

  王喬晨坦言,大模型落地産業仍面臨諸多難題,包括成熟度不足、存在幻覺現象、缺乏可解釋性等。大模型要從實驗室走向産業,重點應放在垂直行業,實現生産力提升和價值變現。現階段需依靠系統工程能力,基於現有技術滿足工業現場等産業要求。儘管目前大模型應用尚處於初期,但鋻於技術迭代迅速,預計兩三年內有望實現生産效率全面提升。

  據了解,工信部將推動製造業全流程、重點行業、重點産品的智能升級,加快下一步超級智能終端的産業化、商業化進程。持續開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深度行系列活動和典型案例徵集,遴選“十大行業、百大場景、千家標杆”,推動産業智能化。

  工業互聯網規模應用

  傳統紡織空調依賴人工調節,溫濕度控制不準,導致次品率高、能耗大。浪潮雲洲通過打造紡織空調風機數智化運行&&,構建基於智能體的數字化孿生體系,縮小車間溫濕度波動範圍,次品率下降1.2%,綜合能耗降低10%,年節省電費超20萬元。同時,運維效率提升40%,成本降低30%,還能實時監測碳排放。浪潮雲洲計劃將智能體系統推廣至100家紡織企業,預計年減碳量達數萬噸。

  浪潮雲洲工業互聯網董事長齊光鵬&&,工業互聯網與大模型技術的結合,是推動實體經濟智能化升級的核心動力。作為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浪潮雲洲以知業大模型為戰略支點,深耕行業場景,破解轉型痛點,助力中國工業邁向智造新高度。

  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介紹,工信部將以釋放規模化應用效能為主線,加速工業互聯網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為推進産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提供更加堅實支撐。系統推進工業互聯網關鍵技術攻關、設施建設升級,加快工業5G芯片、模組、智能設備等技術創新和産業化推廣。有序開展工業5G獨立專網建設,構建新型工業網絡體系,打造標識解析體系2.0版,推進工業互聯網與人工智能融合發展。

  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産物,是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的關鍵底座。近年來,我國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一體構建網絡、標識、&&、數據和安全五大功能體系,推動工業互聯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體系化發展走在全球前列。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已實現對41個工業大類全覆蓋,去年核心産業規模超1.5萬億元,帶動經濟增長近3.5萬億元。

  高質量外網覆蓋全國97%以上的地級行政區,為産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提供了高速泛在、雲網融合、智能敏捷的數字大通道。建成自主可控標識解析體系,國家頂級節點穩定運行,二級節點上線383個,標識註冊量超過6500億個,服務企業超50萬家。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匯聚工業數據14億條,初步構建工業模型語料庫。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超340家,重點&&工業設備連接數超1億台(套),全國累計上雲上&&企業約400萬家次,為經濟運行、政府治理提供了更加可視化、精細化的創新手段。

  謝存透露,工信部將加快&&推動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性意見,打造“5G+工業互聯網”升級版,實施標識“貫通”三年行動和工業互聯網&&高質量行動,完善工業數據流通基礎制度和市場化配置機制,深化安全分類分級管理。

  同時,更加注重拓展規模應用。實施“鏈網協同”工程,發布船舶、石化化工、汽車、紡織等重點行業領域融合應用指南,分類遴選典型應用案例和優秀解決方案。高水平、高標準推動“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和5G工廠建設,深入開展“百城千園行”活動,加快工業互聯網進園區、進基地、進集群。

【糾錯】 【責任編輯:鄭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