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月27日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輕工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兩步走發展目標,並部署實施了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新模式新業態創新應用、産業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支撐四大行動,並細化為15項具體措施,進一步促進輕工業數字化轉型進入快車道。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相關負責人&&,輕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傳統優勢産業和重要民生産業,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具有較好基礎。據統計,2024年底輕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84.9%,實現網絡化協同企業佔比達47.2%,開展個性化定制企業佔比達18.3%,分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0.8、2.0、2.8個百分點。
圍繞下一步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兩步走發展目標:到2027年,重點輕工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90%左右,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75%左右,打造100個左右典型場景,培育60家左右標杆企業,形成一批數字化轉型成果;到2030年,規模以上輕工企業普遍實施數字化改造,形成“智改數轉網聯”數字生態,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水平顯著提升。
《實施方案》還圍繞發展目標,部署實施了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新模式新業態創新應用、産業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支撐四大行動,並細化為15項具體措施,對家電、傢具、五金製品、電動自行車等細分領域加強分類指導,以數字化場景牽引實現“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智慧供應鏈”梯次遞進轉型升級和數字化水平的整體躍升。
其中,《實施方案》聚焦輕工業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的中長期發展目標,部署開展“産業高質量發展行動”,引導輕工業實現更深層次産業變革。包括推動智能産品和産業園區高端化躍升;深化物聯感知、智能控制、人機交互等技術在終端消費領域的應用,推動跨品牌互聯互通;鼓勵家電、傢具、皮革製鞋、五金製品等産業園區轉型為數字化園區等。
《實施方案》提出四項保障舉措,包括完善工作機制、促進交流合作、深化研究評價、加強人才培養等。其中,將建立多方參與、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利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等支持關鍵技術攻關,將符合條件的數字化改造項目納入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相關資金支持範圍等。
據悉,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會同相關部門組織做好《實施方案》的宣貫工作,加強與“兩重”“兩新”政策的協同,加快推動《實施方案》在輕工細分領域、重點産業集群、輕工大省落地見效。(記者 郭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