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公開徵集評選,中國載人月球探測任務登月服和載人月球車名稱已經確定,登月服命名為“望宇”,載人月球車命名為“探索”。目前,望宇登月服和探索載人月球車已全面進入初樣研製階段,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登月服和載人月球車的名稱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時代特色和文化特色。“望宇”寓意遙望宇宙、探索未知,與執行空間站飛行任務的“飛天”艙外服相呼應,寓意在實現飛天夢想、建成太空家園之後,中國載人航天踏上了登陸月球、遙望深空的新征程。“探索”寓意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實踐,體現月球車將助力中國人探索月球奧秘的核心使命與應用價值,彰顯中國載人航天勇攀高峰、不懈求索的創新精神。
我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是國家重大科技工程,承載着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的偉大夢想。2004年1月23日,中國探月工程正式立項,中國航天事業邁向深空探測的新紀元。二十多年來,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六號,探月工程聚焦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持續攻關,在科學發現、技術創新、工程實踐、成果轉化、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走出一條高質量、高效益的月球探測之路,在探月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部分“領跑”的紮實進步,不斷刷新人類探月新紀錄,為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為人類探索宇宙空間作出了重大貢獻。
探月工程20年,是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實現跨越式發展的20年。世界上的無人月球探測,基本經歷了掠月、撞月、繞月、落月和挖取月岩樣品送回地球等5種方式。中國探月,第一步就跨越初始階段,直接從“繞”做起;月背着陸,國際上沒有先例,科研人員闖進“無人區”。這樣一項規模宏大、系統複雜、高度集成的工程,相繼突破地月轉移軌道設計、月面軟着陸、月面起飛上升、月軌交會對接、高速再入返回等關鍵技術,推動新器件、新材料、新工藝、新能源等領域技術創新,創下了“指標不降、進度不拖、經費不漲、超額完成任務”的中國奇蹟。
探月工程的成果凝結着我國幾代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從一個側面展示了我們這些年在科技自立自強上取得的顯著成就,充分展現了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目前,我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各項研製建設正穩步推進,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陸月球,將突破載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駐留、人機聯合探測等關鍵技術,完成“登、巡、採、研、回”等多重任務,形成獨立自主的載人月球探測能力。
探索浩瀚宇宙,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奔月,是中華民族亙古的夢想。我國探月工程,是寄託自古以來中國人夢想的“圓夢工程”。回顧探月工程的二十年歷程,不難發現,這不僅是我國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二十年,更是我國探月人一棒接着一棒幹、一步一個腳印逐夢前行的二十年。正是因為有着對夢想的執著追求,使得中國探月工程開啟載人登月新時代。相信在這條星辰之路上,“望宇”與“探索”將成為跨越時代的坐標,為探月夢想開闢前進道路。(羅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