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是全年經濟的風向標,近期多個工業大省勇挑大梁、積極行動,在優化環境助力企業增産增效,擴大製造業投資,推動産業提質升級三大方面加大政策舉措落實力度,以“開局即衝刺”的姿態搶抓全年“開門紅”。
元宵節前夕,春節的喜慶氛圍還未散去,位於山東省棗莊市的棗莊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內已是一片繁忙景象,各企業紛紛開足馬力趕訂單、忙生産。為確保工業企業春節後順利復工復産,棗莊高新區開展“暖企行動”,針對企業在用工、資金、原材料供應等方面遇到的問題,積極提供協助與支持。
今年年初,山東省&&《關於加力助企幫扶推動工業經濟穩進提質的若干措施》,助推企業穩生産、提質效、擴規模、拓市場。“對此,我們成立了工作專班,實行‘一企一策’,量身定制發展規劃,助力企業衝刺首季度‘開門紅’。”棗莊高新新能源産業招商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薄其付説。
不僅山東省,不少工業大省也積極謀劃,加大政策舉措落實力度,推動工業企業穩産增産。例如,春節期間,河南全省工業企業全力奮戰“春節檔”,規上工業企業連續生産率高於去年同期1個百分點,超過一半的重點包聯企業連續生産,奮力跑好“第一棒”。湖北省經信廳提出,以省級“開門紅”穩增長政策措施為牽引激勵,支持各地結合實際制定個性化政策,多種形式鼓勵企業開足馬力、擴大生産、加快投資,形成政策合力。
推動企業穩産增産的同時,加力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謀劃推出一批工業領域重大投資項目,也成為工業大省、工業大市的發力重點。
日前,浙江省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其中産業類項目110個,總投資2321.1億元,包括紹興市浙江星柯先進光電顯示産業二期項目、嘉興市潤澤智算中心項目、衢州市先導智能傳感器産業化項目等。據悉,浙江省將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強化經濟大省挑大梁的支撐保障。
此外,湖北省在全省工業經濟“開門紅”動員會議上提出,抓緊推動技改投資超前出力。促進重點項目“投産提速”,全力提升工業技術改造投資熱度。重慶市提出一季度力爭新簽約製造業項目250個以上,新開工億元級以上工業項目75個,推動50個重點項目投産達産。
“工業大省挑大梁作用突出,2025年工業經濟穩增長仍然是工業大省、工業大市的重要任務。”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工業經濟所所長關兵對《經濟參考報》記者&&,2024年,十個工業大省的工業增加值合計佔我國全部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約為65.4%,六個省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於全國規上工業增加值水平。面向2025年,需進一步支持工業大省制定穩增長政策,加力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以舊換新政策,啟動實施新一輪十大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抓好重點行業和重點地區增長促進工業經濟持續平穩向好。
在一季度的關鍵節點上,不少省份還在壯大特色優勢産業,在推動産業提質升級上進一步發力,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
近日樂聚(深圳)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第100&人形機器人交付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邁入批量交付的階段。“我們將推動人形機器人深入柔性製造、狹窄空間地形複雜多變等場景,發揮其靈活性、泛化性和通用性優勢,打通落地應用最後一公里。”該公司董事長冷曉琨説。
日前發布的《廣東省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2025年行動計劃》將智能機器人産業作為廣東省前瞻布局的未來産業領域之一,同時提出深入實施培育發展未來産業行動,搶佔具身智能、量子科技、6G等前沿領域,謀劃布局一批省級未來産業創新&&和概念驗證中心,爭創1至2個國家級未來産業先導區。
與此同時,浙江省提出2025年完善先進製造業集群梯度培育機制,構建以世界級集群為目標、國家級集群為骨幹、省級集群為基礎的培育發展體系,力爭“415X”先進製造業集群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營收突破9.5萬億元;河南省提出2025年實施産業科技創新融合發展攻堅,強化産業需求導向,加快實現營業收入1億元以上工業企業建有研發機構、5億元以上企業有標誌性研發成果、10億元以上企業有創新聯合體……
關兵&&,長期看,穩定工業經濟增長需更多關注科技創新、産業提質升級和體制機制改革等方面部署,推動工業大省、工業大市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國際創新基地。支持工業大省、工業大市因地制宜發展優勢産業和新質生産力,同時支持中西部省份加快承接産業轉移,培育各具特色、協同互補的區域格局。(記者 郭倩 邵魯文 孟盈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