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為何青睞“數字資産”-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2/05 08:11:38
來源:北京青年報

年輕人為何青睞“數字資産”

字體:

“數字資産”越王寶劍

三星堆數字藝術頭像

  隨着2025年的到來,人們開始回顧過去的一年裏各種大類資産的表現。在傳統的大類資産中,股票和基金曾是年輕人討論最多的投資對象,但自2024年起,一股“數字資産”投資熱潮在年輕人中悄然興起。“數字資産”一般是指以數字形式存在的藝術品、收藏品或珍品,通過區塊鏈技術確保其唯一性、不可變性和所有權。與傳統的實物資産相比,擁有“數字資産”無需繁瑣的物流和倉儲環節。年輕人為何青睞“數字資産”?“數字資産”能否像房子、股票、基金、黃金那樣成為大類資産的一種?作為新興事物“數字資産”具有哪些亮點?

  數字藝術展上的年輕人

  從去年底到今年1月10日,國內最大的“數字資産”&&——鯨探在上海舉辦了一場數字藝術展。走進展區,從深海中躍起的巨鯨吸引觀眾“摸魚”打卡,搖滾味十足的三星堆青銅人樂隊、色彩鮮亮的敦煌飛天、來自斯芬克斯星系的貓……這些數字藏品因每一款擁有特殊區塊鏈編碼,獨一無二、不可篡改的特點,受到年輕收藏愛好者追捧。一位來自復旦大學的大三學生“Lavis”&&,他原來是線下潮玩的愛好者,現在家裏堆滿了實物收藏品,都快邁不開腳了。自從接觸了鯨探“數字資産”&&,感覺像發現了一片新大陸,在手機裏就能隨時欣賞收藏的寶貝,交易交換的途徑也比實物要便捷很多。“原來打算畢業論文寫泡泡瑪特,現在覺得‘數字資産’這個選題更有挑戰。”

  在“文化”主題展覽中,中國美術學院國潮藝術研究院打造的“大鯨博物館”系列,將古代建築傢具、中華老字號品牌、國寶大熊貓等元素做了年輕化設計,用戶可以用藏品打造自己的數字博物館,並開放給其他用戶參觀、獲得收益。談到推廣國潮的意義,中國美術學院國潮藝術研究院院長倪鑌教授&&,“對於年輕人來説,我們主要為了傳播正向的中國傳統文化;對於年長的人來説,他們難以理解穀子、二次元,我們在其中加入國潮元素,他們一下子喜歡上了,促進了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傳承,為更廣泛的人群樹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潮玩IP《達文奇的蛋》主理人Bonan同樣嗅到了年輕人對國潮風的喜愛,他們與鯨探&&的另一個合作方敦煌美術研究院合作,聯名開發了WEE崽-敦煌飛天崽藏品,潮玩與文博的結合,激活了兩類粉絲群體的熱愛,一萬份藏品秒售罄。

  數字徽章留下的“在場證據”

  在“數字資産”的諸多類型當中,POAP紀念徽章是年輕人最喜歡的一個類型。有點類似於“穀子經濟”中最火熱的“吧唧”(即badge徽章)。POAP是“Proof-Of-Attendance Protocol(出席證明協議)”的縮寫,用於記錄和紀念特定事件的發生。POAP可作為一種易於驗證的證據,記錄在區塊鏈上證明用戶在事件或者活動發生時在場。事件和活動可以在物理世界或虛擬世界中。

  有些人在看完電影、演唱會後會收集門票,證明自己是忠實的粉絲或者證明自己到場親自參與了某件事情,POAP徽章則是在線上證明你參加過某項活動的記錄。來自北京的數字收藏家趙燕&&,她是“吧唧”和POAP的雙重愛好者,現在更重視POAP,可以通過在網上展示自己的POAP收藏來紀念或者炫耀獨特的經歷,“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留下在場的證據。”

  去年7月22日,愛奇藝王牌音樂綜藝節目《中國説唱巔峰對決》聯手ARCC&&重磅推出限量版數字徽章POAP,受到年輕人的追捧與喜愛。愛奇藝發行的12款POAP徽章通過ARCC數字徽章&&鑄造,分別對應《中國説唱巔峰對決》的12期節目,觀眾需要在觀看節目時尋找隱藏彩蛋,從而收集碎片,合成當期POAP徽章。對於出品方而言,POAP可以通過設計獨特的徽章和任務,激勵用戶更積極地參與各種活動和事件。在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10周年大會上,市民可以通過在西柵景區、博覽中心展覽中心、烏鎮世界互聯網科技館等打卡獲得數字徽章。

  POAP徽章給年輕人提供了一種獨特的身份象徵和社交認可的方式。研討會、演唱會、直播、在線課程等,用戶參加活動後,都可以獲得POAP徽章。鯨探總經理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他希望未來有一億用戶日常收藏的物品,都以數字形態在鯨探管理和應用,未來用戶的“人生大小事”都以數字徽章(POAP)的形式保存在鯨探,用戶旅行到天南海北都可以打開鯨探打卡,獲得一張在地專屬的數字明信片。

  數字盲盒的誘惑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許多“數字資産”的發行採取了年輕人喜聞樂見的盲盒的形式。穀子經濟裏的套路也被搬到了“數字資産”領域。一些“數字資産”發行方通過對盲盒中的稀有款設置極低的概率,比如,0.1%來吸引用戶大量開盲盒。在“數字資産”的二手交易市場上,數字卡牌的稀有款和普通款的價格差距甚大。比如,鯨探&&發行的數字卡牌,普通款的價值可能就只有幾毛錢,但是稀有的UR級的二手價格高達上千元。由於稀有款的極低概率,一些用戶投入數千元也開不出稀有款。不過,數字盲盒對於年輕人來説具有超強的吸引力,近期鯨探&&發行的一款吾皇貓——奇思喵想博物館系列手粗昂卡,50萬張數字卡牌在一個小時內就售罄了。一名用戶在微信社群中&&:“這個概率很低,我也知道大概率會虧錢,但由於一方面自己喜歡這個IP,另一方面也是難以抵禦開盲盒的這種誘惑。越開越多,管不住手。一次就花了5000多元。”

  出生於2002年、來自浙江台州的大四學生周群(化名)在他的同學中是個另類,當他的同學們熱衷於逛商場、網購消費的時候,他把父母給的零花錢大部分用於購買“數字資産”。最先是從社交媒體開始了解到這個行業,“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鯨探,發現裏面有許多博物館授權發行的數字藏品建模非常精美,我大學的專業也跟藝術品設計和建模相關,這些國寶級的文物類‘數字資産’售價只有幾十塊錢。”從2022年底至今,周群在鯨探持續購買“數字資産”。隨着這一輪“數字資産”小牛市的到來,周群持有的“數字資産”市值也水漲船高,很多藏品的二級市場價格已經翻了數倍。不過,周群目前並不打算拋售這些“數字資産”,“我打算以10年為周期擁有這些‘數字資産’,看好這個行業的發展。”周群雖然在同學中是個另類,但是他的父母卻非常支持他。“我專門和他們探討過這個行業,他們非常信任和支持我。還經常幫我搶首發藏品。”

  ·投資·

  資産配置轉向“數字資産”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一些在傳統書畫領域的投資者也開始紛紛涉足“數字資産”領域。今年年初,專注於傳統字畫交易經驗分享的80後網紅“樂校長”發布了一條“樂校長布局數字藏品”的短視頻。在視頻中,他直言傳統字畫市場非常低迷,當下急需數字化轉型,因而決定布局“數字資産”領域,並計劃先行投入100萬元作為試水資金。來自浙江紹興,具有多年古錢幣、紙幣、郵票收藏經驗的收藏家俞吉偉&&,數字收藏對於他來説像是發現了一片新大陸,以他在收藏界數十年的經驗來看,數字收藏非常有前景。據介紹,他從2022年初開始關注數字藏品,個人“數字資産”的持有總量已經超過35萬件,投入資金已經超過1000萬元,目前還在持續加倉。

  作為浙江易金集團的董事長,俞吉偉還在公司專門設立“數藏運營部”,對其千萬級的“數字資産”投資項目進行統籌管理。有一家新三板上市公司負責人也&&,近期將設立“數字資産運營部”,加大對新型“數字資産”領域的布局。鯨探“數字資産”還吸引了部分私募基金負責人的注意,已經有多名私募人士對鯨探“數字資産”展開了市場調研。深圳一名“80後”私募基金經理對北青報記者&&,隨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接受“數字資産”,正在考慮成立一隻以“數字資産”為投資標的的私募基金。

  去年9月22日,由圈內用戶自發編制的“鯨探50指數”藏品在場外交易&&的總市值為1.2985億元。截至2025年1月31日,“鯨探50指數”藏品總市值接近5億元,漲幅高達280%。一些百萬級資金已經把“數字資産”作為除房産、股票、基金、黃金之外的新型資産配置類型。

  今年除夕,一位“00後”在“數字資産”交流社群中吐槽,他大學畢業以後就開始研究投資理財。剛開始是買基金,後來是股票,折騰幾年後發現這兩個領域市場都已經很成熟,機構掌握了定價權。“我們散戶每天都面對武裝到牙齒的量化機構,賺錢非常難,幾萬塊錢扔進去仿佛是一滴雨進了汪洋大海。但‘數字資産’是一塊未被開發的處女地,我常常跟朋友們説,現在搞‘數字資産’,有點兒像上個世紀90年代買股票,充滿着未知,也充滿了挑戰和希望。”

  ·市場·

  數據交易所開設“數字資産”板塊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廣發證券曾經在一份研報中&&,我國“數字資産”市場開始從行業協同自治層面搭建規範性流通環境,形成與海外NFT行業生態差異化的發展路徑,預期未來,我國將形成“數字資産”市場的規範性流通環境,持續開發創新性數字藏品放大文化數字內容的營銷價值和版權價值,打開我國“數字資産”行業發展的廣闊藍圖。

  去年以來,各地數據交易所紛紛設立“數字資産”交易板塊。上海數據交易所的“數字資産”板塊成為“數字資産”交易領域的一匹黑馬,其發行的首款“數字資産”“龍耀追光,一‘訂’光明”、“北京CBD國際集團——全國首批數據資産入表紀念”“數字資産”紀念獎章等受到市場熱捧,上海數據交易所近期還發行了農業領域首個RWA項目——“馬陸葡萄RWA”項目,並完成1000萬元股權融資。浙江文化産權交易所也展開了“數字資産”交易業務。浙江文交所&&,將在杭州國家版本館IP成功轉化案例的基礎上,探索文化“數字資産”賦能實體經濟的應用流通場景。

  2022年以來,以工商銀行為代表的13家銀行也相繼官宣入局數字藏品賽道。用戶打開工商銀行App,其最新發行的一款“數字資産”是《看見非遺·紫砂壺》,其發行總量為20萬份,用戶可免費領取。其發行的“數字資産”以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博物館文創以及數字紀念徽章為主。其中,工行在手機銀行App中開設數字藏品館,與存款、轉賬匯款等並列於主菜單內,對數字藏品業務顯然比較重視。

  一位銀行人士對北青報記者&&,作為數字支付方面的前沿領域,銀行布局相關的“數字資産/數字藏品”業務也是給未來區塊鏈元宇宙的進一步發展以及發展數字支付業務做技術方面的儲備。年輕人對“數字資産”的熱衷也是銀行布局的一種重要因素。

  過去一年裏,中國企業涉足“數字資産”的另一個重要類型是RWA。RWA即真實世界資産通證化,是指將實物資産所有權以數字形式(Token)在區塊鏈上進行交易的一種形式,類似於數字世界的“IPO”。去年9月份,中國最大民營電力企業協鑫集團旗下綠色能源服務商協鑫能科與螞蟻數科合作完成了中國光伏領域首單實體資産RWA。據了解,這是朗新集團以其&&上運營的新能源充電樁資産為RWA錨定資産,在香港成功獲得首筆2億元的跨境融資。螞蟻數科CEO趙聞飆&&,RWA模式就像一次小型IPO,能夠讓更多中小企業都可以通過區塊鏈網絡連接全球資金。

  ·提示·

  警惕數字騙局

  作為投資領域的新事物,“數字資産”目前還處於初步發展階段,其市場價值具有不穩定、波動性大的特點,追漲殺跌特別容易虧損。另外,由於國家相關的政策尚不明朗,目前“數字資産”大都缺乏一個良好的交易環境。投資者想要了解“數字資産”,首先要選擇正規&&,比如,像螞蟻集團旗下的鯨探&&、上海數據交易所這樣的具有大廠或者國資背景的&&;其次也要警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市民對新鮮事物的好奇,打着“數字資産”名義行詐騙之實。

  合肥市公安局曾經打掉一個打着發行、交易“數字資産”幌子的詐騙團夥,其謊稱所發行的“數字資産係大師名作”,實際上都是來自一些普通畫手的作品,以及直接從互聯網上截圖拷貝的圖片,沒有任何收藏價值和實際價值,也無法適用於任何場景。(記者 朱開雲)

【糾錯】 【責任編輯:冉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