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鮮報丨神舟飛天、月球科研……這個航天日不一般-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4/25 20:21:08
來源:新華網

新華鮮報丨神舟飛天、月球科研……這個航天日不一般

字體:

  新華社武漢4月25日電 題:神舟飛天、月球科研……這個航天日不一般

  新華社記者胡喆、侯文坤、田中全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神舟十八號飛行乘組迎來首次公開亮相;國際月球科研站新增3個成員,嫦娥七號確定將搭載6&國際載荷,探月合作朋友圈“擴容”……

  4月24日是“中國航天日”,會場內外、線上線下,一條條令人振奮的消息,讓這個航天日顯得格外不一般。

  這是4月24日拍攝的2024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在湖北武漢開幕的現場。(新華社記者杜子璇 攝)

  在今年航天日主場活動舉辦地湖北武漢,來自50多個國家的航天機構、國際組織、駐華使領館和科研機構的外賓參加主場活動;一批批院士專家、航天員走進校園進行科普宣講;航天科普、航天産業展館內人潮涌動、人聲鼎沸。

  航天,升騰着無數國人的自豪與自信,中國建設航天強國的步履鏗鏘。

  今年,中國航天重大工程任務將密集實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號任務將着陸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並採樣返回;載人航天工程將實施神舟十八號、十九號載人飛行任務;商業航天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將打造新增長引擎。

  4月23日,參觀者在“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之一的航天科普系列展覽上參觀。(新華社記者杜子璇 攝)

  “日月安屬?列星安陳?”楚國詩人屈原仰望蒼穹發出的《天問》,正由當代中國航天人接力探索。

  從長征一號運載火箭搭載“東方紅一號”衛星直衝雲霄,到神舟飛天、北斗引路、嫦娥探月、天問探火……向宇宙進發的腳步,因為篤行創新之道而行之彌堅。

  “為我們國家在航天領域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驕傲和自豪。”來到正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航天科普系列展覽,當見到空間站核心艙等比科普互動模型,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高三學生倪睿雪難掩心中激動。

  極目楚天,共襄星漢。

  今年“中國航天日”活動期間,近500場系列活動正在全國開展,航天科普系列展覽、科普講座等與公眾面對面的互動讓“航天”飛入尋常百姓家,人們排隊體驗VR太空探索,觸屏感受月球科研站,開啟奇妙的“太空之旅”。

  4月23日,參觀者在“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之一的航天科普系列展覽上參觀。(新華社記者杜子璇 攝)

  向“新”而行,商業航天跑出“加速度”——

  在武漢,從小衛星智能生産線,到快舟火箭産業園……換上航天“引擎”幫助武漢這座工業“老城”跑入“新賽道”,也讓這座經歷過辛亥炮火、抗日烽煙、特大洪水、抗擊疫情等考驗的城市如滾滾長江般,奔涌不息,煥新生機。

  立攬月九天之志,中國航天未來定精彩——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介紹,未來四年,我國計劃發射三個“嫦娥”月球探測器;國際月球科研站建設將按照兩個階段分步實施,計劃2035年前建成基本型;我國已經開始籌劃建設世界首個火星樣品實驗室,縱觀世界各國的進展,我國有望成為第一個火星採樣返回的國家……

  中國航天事業的每一步,寄託了無數國人的“航天夢”,每一個“飛天”奇蹟,都激勵鼓舞着大家奮勇向前。星辰大海的征途上,必將留下更多更精彩的中國足跡。

【糾錯】 【責任編輯:王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