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7/ 02 07:41:21
來源:新華網

“暹芭”來了!這份颱風防禦指南請收好

字體:

  6月30日,今年第3號颱風“暹芭”在南海中東部海面上生成。中央氣象臺預報,“暹芭”將于7月2日中午到夜間在廣東陽江到海南島瓊海一帶沿海登陸,最大可能在廣東吳川到徐聞登陸,登陸強度為颱風級或強熱帶風暴級。受其影響,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將有強風雨。

  初臺為何偏愛華南?

  初臺,一般是指當年首個登陸我國的颱風。

  初臺主要集中在6月和7月。近30年(1991年至2020年)初臺平均登陸時間為6月28日,發生最多月份為6月(14個),其次為7月(12個)。2008年颱風“浣熊”于4月18日在海南省文昌市龍樓鎮登陸,是近30年登陸最早的初臺。2007年颱風“帕布”于8月8日登陸臺灣恒春,是近30年登陸最晚的初臺。

  1991年至2020年,初臺登陸地覆蓋廣東、海南、臺灣、福建、香港。初臺一般登陸華南等低緯度沿海地區,最常登陸地為廣東、海南和臺灣。

  中國天氣網統計數據顯示,在過去73年中,有33年初颱風登陸廣東、17年登陸臺灣、13年登陸海南,分別佔到總數的45%、23%、17%。此外,香港、福建、浙江、廣西也均有初颱風登陸。

  為何颱風偏愛在華南沿海登陸?中國天氣網分析師李靚介紹,通常颱風的行進需要周圍氣流的引導,起到這個引導作用的天氣係統主要是副熱帶高壓。6月份副熱帶高壓經常位于北緯20度附近的西北太平洋上,有時向西伸到南海。這就容易把颱風引導到華南地區。而廣東擁有綿長的海岸線,因此初颱風在廣東登陸的機率就更大一些。

  上半年颱風偏少,但並非罕見

  截至6月30日,今年上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只有“馬勒卡”“鲇魚”“暹芭”3個颱風生成。國家氣象中心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統計,歷史同期(1949年至2021年)有4.6個颱風生成,今年上半年颱風生成個數偏少1.6個。

  據國家氣象中心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高級工程師王皘介紹,自1949年以來,上半年颱風生成個數沒超過3個的年份佔三成以上,1973年、1998年、2016年甚至出現過1月至6月“空臺”的現象。從這個角度來説,今年上半年颱風偏少的情況並不極端。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逐年1-6月生成颱風個數(1949-2021年)

  今年上半年颱風生成數偏少的主要原因與目前仍在持續的拉尼娜事件有關。

  國家氣候中心汛期颱風預測主班、研究員韓榮青指出,本次拉尼娜事件從去年秋季開始,冬季達到盛期,今年春季不僅沒有衰減,反而階段性發展加強,這種情況在歷史上非常少見。拉尼娜事件的持續發展,會在冷水西側的熱帶大氣低層激發出以赤道為對稱的一對異常反氣旋環流,其中位于赤道北側的反氣旋剛好控制了西北太平洋颱風的主要生成源地,即菲律賓東側海域。這種大尺度環流異常非常不利于颱風生成,從而導致今年上半年颱風生成偏少。

  韓榮青認為,上半年颱風生成數的年際變化與熱帶中東太平洋海溫的發展演變趨勢有非常密切的關係。當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洋表面溫度在1月到6月轉暖上升時(近5年如2018年和2021年),容易導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颱風生成源地大尺度大氣環流氣旋發展,有利于颱風生成;反之,海洋表面溫度轉冷下降時(近5年如2020年和2022年),容易導致颱風生成源地大尺度大氣環流呈反氣旋發展,則不利于颱風生成。

  下半年颱風會扎堆嗎?

  上半年颱風少,下半年颱風是否會組團來襲呢?根據中國氣象局整編的颱風最佳路徑統計,從1949年至2021年,颱風上半年和下半年生成個數基本沒有相關性。從統計結果來看,7月至9月平均有14.8個颱風生成,是颱風活躍季,同時也是登陸颱風活躍的時段。

  國家氣候中心預計,今年颱風生成個數偏少、總體強度偏弱,但可能發生登陸颱風影響北方地區(指北緯30°以北)的情況。預計7月至12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生成個數為15個到18個,較常年(21個)偏少;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頻數為4個到6個,接近常年(6.4個)到偏少。(記者:于子茹  數據來源:中央氣象臺)

【糾錯】 【責任編輯:于子茹 】
閱讀下一篇:
010020100020000000000000011198111211663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