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服務和品質成為賽事核心——衡水湖馬拉松賽的轉型樣本觀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9 17:00:40
來源:新華網

讓服務和品質成為賽事核心——衡水湖馬拉松賽的轉型樣本觀察

字體:

  新華社石家莊9月29日電 題:讓服務和品質成為賽事核心——衡水湖馬拉松賽的轉型樣本觀察

  新華社記者楊帆、鄒尚伯

  碧水環繞,跑友雲集。2025衡水湖馬拉松賽(以下簡稱“衡馬”)暨全國馬拉松錦標賽(第二站)21日在衡水湖畔鳴槍開跑。這項已經舉辦了十四屆的環湖賽事,吸引了2萬名選手參賽。

9月21日,2025衡馬參賽選手在起跑前

  2012年,衡馬首次舉辦。“當時衡水湖生態保護成效初顯,為了宣傳衡水湖這張‘生態名片’,為了宣傳衡水這座城市,我們需要一個窗口。”衡水市體育局副局長李東玲回憶説。

  首次辦賽的衡馬,賽道和終點沿衡水湖畔延伸,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環湖馬拉松賽道”。有着“東亞藍寶石”美譽的衡水湖,也通過賽事進入了更多海內外跑友和觀眾的視野。

  “當時一年全國馬拉松賽事才30多場,沒有環湖的馬拉松賽事。我們邀請上級單位和相關專家論證這樣一條賽道的可能性。事實證明,這樣的賽道設置成為衡馬後來成功的基石。”李東玲説。

9月21日,衡馬賽道俯瞰(無人機照片)

  經過兩年運營,積累了經驗的衡馬在2014年成功申請成為全國馬拉松錦標賽五大分站賽之一,參賽人數達到1.5萬人。隨着賽事運營水平不斷提高,衡馬在2017年至2019年實現了世界田聯標牌賽事的“三級跳”——先後拿到銅標、銀標、金標賽事認證。

  “每次得到更高等級的標牌認證之後,我們都在思考如何讓賽事更加專業。這需要學習國內外賽事的經驗和標準,一步步去鞏固提升辦賽水平。”賽事相關負責人説。

  該負責人&&:“世界田聯和中國田協通過選派技術代表和專家,在競賽組織等方面給衡馬提出了很多寶貴意見。比如線路優化、廁所設置、食品供給等方面,給了我們非常精細的指導,幫助我們在服務細節上越做越好。”

  近年來,隨着“中國最易PB(個人最好成績)賽道”品牌的樹立,衡馬的吸引力持續攀升。賽事憑藉優質的運營與服務,贏得了大眾跑者的認可,被不少跑者列入“必跑”清單,並被評為中國田協“跑者服務及體驗賽事典型案例”。

2019年9月22日,升級為世界田聯金標賽事的衡馬比賽現場

  “獲得世界田聯金標賽事認證,對提升衡馬知名度、提升城市美譽度、提升廣大跑友認可度有很大幫助。”李東玲説。

  然而,世界田聯金標賽事也意味着不菲的投入:認證費、精英運動員邀請費、參賽獎金,住宿餐飲及翻譯服務等支出動輒數百萬元人民幣。衡馬的組織者們意識到,在國內馬拉松賽事競爭激烈的當下,跑者除了追求金標賽事,也更加在意賽事所提供的環境、組織、服務和品質。在明確了“以跑者為中心”的核心思路後,2025年,衡馬決定取消申請世界田聯金標賽事認證,繼續承辦全國馬拉松錦標賽分站賽,將更多資源投入到競賽組織、醫療急救、物資保障、交通接駁和志願者培訓等方面。

9月21日,衡馬服務人員向完賽選手提供拉伸服務

  “輕裝上陣”之後,賽事在分槍、補給、水站、獎勵等環節進行了精細化調整,為跑者提供更豐富、貼心的參賽體驗。據初步統計,2025衡馬嘉年華活動期間,59家市場參展主體總銷售額達到6900余萬元,帶動全市餐飲、住宿、零售消費快速增長,充分展現了賽事的集聚效應和消費活力。

  十餘年的精心培育,讓衡馬的賽事品牌愈發響亮,也為城市帶來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衡馬的轉型,折射出中國馬拉松賽事運營理念從追逐國際光環,向注重本土需求和跑者體驗的階段性轉變。

  “我們愈發認識到,賽事的服務和品質對於賽事成功舉辦至關重要,積極主動求變,推進轉型發展,希望能讓衡馬獲得更多認可、取得更好成績。”衡水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説。

【糾錯】 【責任編輯:解冰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