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運賽場通過“極限測試” 中國馬術未來可期——專訪中國馬術協會秘書長鐘國偉-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6 16:57:42
來源:新華網

十五運賽場通過“極限測試” 中國馬術未來可期——專訪中國馬術協會秘書長鐘國偉

字體:

  新華社深圳9月26日電(記者曹劍傑、王浩明)暴雨初歇,一對對人馬組合出場,漂亮的跳躍,引來陣陣喝彩。

  日前,2025年中國馬術三項賽邀請賽暨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馬術測試賽在深圳光明國際馬術中心、光明科學公園越野賽場舉行,為十五運會的馬術比賽完成了全要素測試。比賽期間,中國馬術協會秘書長鐘國偉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

  十五運賽場通過“極限測試”

  在本次測試賽最後一個項目開始前,一場暴雨讓不少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但比賽如期開始,賽場看不到一點積水。

  “這樣的雨,一點兒積水都沒有,可以説我們的場地通過了極限測試。”鐘國偉説。

  漫步在光明國際馬術中心,步移景異、光影流轉,讓人仿佛置身畫中。場館總佔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最大木梁跨度達66米,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木結構體育建築之一。

  從空中俯瞰,這座以傳統“雙坡屋頂”為靈感的建築,兩面環山、綠意盎然,以“木構新境”演繹出“眾檐共景”的現代美感,將傳統元素與現代工藝無縫銜接,既有“中國味兒”又極具“國際范兒”。

  深圳市光明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副局長張雅麗介紹,馬術中心核心的纖維砂場地系統,採用特殊聚合物纖維與精選石英砂科學配比,為賽馬提供良好緩衝與抓地力,高效排水與防揚塵特性更為賽事環境提供優質保障。

  本次測試賽中最年輕的選手、2008年出生的徐墨菲説:“這次全運會測試賽十分規範,新場地的建設也非常合理,給馬兒們提供了一個非常舒適的比賽環境。主場地包括越野場地的地面都做得非常好,越野場地旁邊的臨時馬房也增加了便利。馬房很舒服,我能感覺到馬在這裡比賽的時候是非常享受的。”

  為場館賽後利用探索“光明新路徑”

  值得注意的是,光明國際馬術中心除主賽場和室內外訓練場,還配備了專業馬廄和配套服務區,可以實現集賽事、訓練與生活於一體。

  鐘國偉&&,從馬術場館的選址、設計到賽後的利用,當地政府的市場化思維讓人印象深刻。“深圳光明這次賽前就將賽後運營單位統籌到賽事全過程,一方面很多固定資産在賽後可以合理使用,不會造成浪費,而且運營單位可以分擔很多前期成本,減少政府的負擔。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全運會的舉辦磨合團隊,對賽後運營提供幫助。”

  他介紹,在測試賽前三個月,中國馬術協會也派出了專家團隊,在賽事籌備、賽時運營和賽後利用方面,與當地團隊合作並給出指導建議。

  深圳市光明區副區長彭穎&&,光明區將場館賽後利用“前置”考慮,爭取做到賽後無縫轉換,快速滿足運營需要。馬術運動的文化內核深厚,又是一個非常國際化的項目,與光明十分契合,未來光明將依託馬術中心,面向大灣區,發展馬術運動的賽事、培訓和文化産業,希望能夠為大型體育賽事的賽後場館運營探索出一條“光明新路徑”。

  中國馬術未來可期

  這次馬術測試賽,涌現了不少年輕面孔,雖然只是測試賽,但競爭也十分激烈。鐘國偉&&,中國馬術近年來發展勢頭良好,特別是青少年人才不斷涌現,未來可期。

  他介紹,目前每年在中國馬術協會註冊的青少年騎手約萬人,且數量每年均有10%以上的增長,青少年賽事的數量及質量逐年提升。

  “我們現在青少年賽事布局非常豐富,延續全年,青少年參加及選擇比賽的機會非常多,騎手等級體系也日漸完善。以全國青少年錦標賽、冠軍賽、U系列賽事為例,以往報名人數、參與人數少,現在報名通道一放開,很快就達到報名上限,一場比賽300到500人參賽,多的甚至達到700,以前也就100到200。”鐘國偉説。

  他&&,近年來中國馬術協會重視馬術人才的培訓,除了馬術運動員之外,教練員、裁判員、獸醫、釘蹄師等專業人士的培訓也非常重要。

  “我們和國際馬聯、香港馬會、德國馬協等機構合作,已培養各級馬術人才超過8000人,各類培訓非常注重教學的規範性,使孩子們從小接受專業的訓練,水平就提高得很快。”鐘國偉説。

  他&&,之前模式培養的很多運動員只懂得騎馬,“下了馬就不管了”,現在很多年輕騎手積極學習國外的先進理念,綜合能力有所提高。

  “2019年全國青年運動會的比賽,由於參賽騎手水平參差不齊且基本功不紮實,比賽場面心驚膽戰,危險場面頻有發生,但到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級別難度提高的情況下,騎手們已能有鎮定從容的場上表現。現在我們國家隊中涌現出14至20歲的年輕運動員,這批孩子通過規範性訓練及出國參賽,水平提高很快,現在國內中級別比賽中,常常是青少年騎手獲勝。”鐘國偉説。

  徐墨菲&&,現在年輕騎手更注重用智慧騎馬,強調與馬匹之間的溝通配合。“年輕一代騎手出國訓練交流日益增多,帶回了更成熟、更豐富的技術與經驗,正逐漸推動我國馬術運動向更高水平發展。”

【糾錯】 【責任編輯:賈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