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寧波9月13日電(記者牛夢彤、王夢)2025年射擊世界盃最後一站分站賽正在中國寧波舉行,賽場上世界頂尖射手同&競技,年輕面孔層出不窮,展現出這項傳統運動的蓬勃活力。國際射擊聯合會主席盧西亞諾·羅西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中國在人才培養、賽事組織等方面積累的經驗,正為全球射擊運動發展提供重要借鑒;同時,國際射聯也在通過多項改革,為射擊項目注入新的發展動能。
中國經驗 助力世界射擊運動發展
本站世界盃共有來自43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參賽,寧波憑藉優質的賽事組織、周到的服務和完備的場館設施贏得了運動員等各方肯定。“在中國,我看到的不只是賽事本身,而是一種尊重與合作的精神。”羅西認為中國和國際射聯的合作正在朝着正確的方向努力,這是一個強有力的信號。
本站比賽,16歲的中國小將彭鑫露首次登上世界盃舞&,與奧運“雙冠王”盛李豪攜手摘得10米氣步槍混合團體銀牌。除此之外,17歲的馬千珂在不久前的亞錦賽女子10米氣手槍項目摘金;巴黎奧運會上,彼時17歲的黃雨婷和19歲的盛李豪組合摘得奧運首金……這些充分展現了中國射擊紮實的人才梯隊建設,也折射出射擊賽場的年輕化趨勢——越來越多“00後”甚至“05後”優秀射手涌現。
2024年7月27日,冠軍中國選手黃雨婷(左)/盛李豪在頒獎儀式上。當日,在法國沙托魯舉行的巴黎奧運會射擊10米氣步槍混合團體決賽中,中國選手黃雨婷/盛李豪奪冠,贏得巴黎奧運會首枚金牌。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羅西對這一現象感到十分欣喜,他認為這是一種積極趨勢,因為青少年對於世界射擊運動的發展至關重要,而中國則提供了青少年射手培養的絕佳案例。“中國有射擊項目的傳統基礎,也有源源不斷的年輕人才,以及先進的訓練設施和技術支持,這讓人對未來充滿信心。”
他特別提到,近期到訪位於河北的中國射擊學院時,對中國在青少年運動員培養方面的投入深有感觸。“在一些國家,青少年射擊並不普及,甚至有人擔心安全問題。但事實上,射擊是最安全的運動之一。中國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學習如何通過更好的方式向世界展示該項目的專業性與安全性。”
羅西&&,國際射聯未來將繼續與中國保持各領域的緊密合作。“明年,我們將在杭州舉辦步手槍和飛碟世界盃;2027年,杭州還將承辦飛碟世界盃,步手槍青年世錦賽將在四川舉行。這些賽事對於推動射擊運動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奧運之路 變化中有新期待
談及巴黎奧運會的射擊比賽,羅西直言整體氛圍良好,場館條件也很出色,但射擊項目不在主辦城市進行的決定帶來一定負面影響。“這導致媒體關注度下降,賽場氛圍減弱,這是一次寶貴的教訓。”
他&&,國際射聯已從中吸取經驗並做出積極調整。“在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上,射擊比賽將重返核心區域,設在長灘會議中心,確保項目重新回到奧運會的焦點位置。”羅西同時&&,洛杉磯奧運會射擊項目將保持340名運動員、15個小項的規模,參賽名額沒有減少。
儘管射擊項目在洛杉磯奧運會上失去了“首金”位置,羅西對未來仍有更大膽的設想:“我的夢想是在2032年布裏斯班奧運會的步槍項目中,設立男女同場競技的比賽項目,並將助力其成為首金項目。我認為這是正確的發展方向。”
資料圖:1992年7月28日,張山在巴塞羅那舉行的第25屆奧運會上以223中的成績奪得男女混合項目雙向飛碟射擊比賽的金牌。圖為第25屆奧運會雙向飛碟冠軍張山與亞軍吉阿(左,秘魯)、季軍伯·羅瑟蒂(右,意大利)在領獎&上。新華社記者 馬佔成 攝
他特別提到了中國飛碟奧運冠軍張山。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張山在男女混合參賽的射擊雙向飛碟項目中以225靶223中的成績勇奪冠軍。“當時我非常激動,那是歷史性的時刻。”羅西&&,這段經歷為射擊項目改革提供了重要啟示。
裝備改革 公平與發展並重
今年七月,國際射聯官網發布公告,宣布將在2026年發布新規對步槍項目服裝進行改革。原因在於近年來,步槍運動員成績已接近上限,而日益“僵硬”的射擊服和鞋靴對成績的影響越來越大,對步槍項目的競技表現、成本投入和賽事呈現均産生了負面影響,也會對運動員造成一定傷害,還可能影響項目在奧運會等重大賽事中的地位。
“這是我期待已久的變化。”羅西説,“但我們不會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漸進。先通過調整現有服裝達到新的標準,再推進下一步。這個過程將在步槍委員會、技術委員會和運動員委員會之間公開討論,並留足時間讓大家適應。”
他強調,調整的原則是不增加運動員和國家隊的負擔。“各國的經濟條件有差異,我們必須確保公平。因此改革要小步走,逐步推進。”
羅西&&,改革的目標是讓射擊運動在公平性、競技性和觀賞性上全面提升。“我們致力於吸引更多國家和地區參與射擊運動。射擊的未來不僅在於堅守安全與公平,也在於不斷創新,贏得年輕人的喜愛,擴大這項運動的全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