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成都世界運動會賽場。聚光燈下,造型新穎的合金球&泛着金光。當“蘭博金”球桌上第一顆花色球被擊入袋中,一項承載着中國智慧的運動,在世界運動會的賽場上完成了歷史性亮相——中式檯球(Heyball)首次作為正式比賽項目,登上了大型綜合性國際賽事的舞&。
“這是一個歷史性時刻!”世界花式撞球協會主席肖恩·辛格面對鏡頭難掩激動。他清晰記得差不多十年前,初次接觸這項運動時的情形:那時它還不叫這個名字,更少有人關注。而今,這項運動已突破名稱的桎梏,以音意雙絕的“Heyball”聞名全球。
中國球員唐春曉在中式檯球比賽中準備擊球。受訪者供圖
中式檯球走向世界
名稱的改變是中式檯球走向世界的縮影。當國際組織建議“以地域命名運動不符合奧運慣例”,中國智慧催生了“Heyball”這個充滿張力的新名稱。“起初我們甚至以為這個名字是個玩笑,”辛格坦誠道,“但不到四年,全世界都知道了它。”
據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副會長、檯球産業分會會長喬冰喬冰介紹,在中國,將近30萬家檯球俱樂部星羅棋佈,超過8000萬台球人口中七成鍾情中式檯球。在北京,有大約1500家球房,每家門店日均接待300人次。
中式檯球根植中國,如今已邁開全球步伐。從埃及多年的深耕,到土耳其安卡拉、波蘭華沙、美國洛杉磯的專業賽事,直至即將在埃及開羅舉辦的超過150人規模的大型賽事——其足跡已遍佈亞、歐、非、美四大洲。這項運動的獨特魅力正引發全球共鳴,其傳播軌跡清晰印證了它從中國起源地向世界版圖的穩健推廣。
“它正從中國走向全世界,”世界檯球聯盟主席法魯克·埃爾·巴基親證這場變革。
中國智慧全球共鳴
為何這項中國土生土長的運動能引發全球共鳴?喬冰道破關鍵:“斯諾克太難,美式檯球又太簡單。”中式檯球恰恰找到完美平衡點,將斯諾克的精密計算與美式九球的流暢進攻熔於一爐。這種獨特的“上手性和黏性”,使它從市井街頭登上大型綜合性國際賽事的舞&。
中國製造更成為其征服世界的利器。喬冰介紹,目前在國內有超過25萬家檯球相關企業。“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器材,”辛格盛讚,“最好的球&、球桿、皮頭、巧克粉。”當世界檯球聯盟主席法魯克輕撫“蘭博金”球桌的合金&面,中國智造的品質不言自明。
“規則創新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喬冰説,“傳統檯球防守拖慢節奏,而中式九球用積分規則鼓勵進攻,這正是中國智慧的體現。”這一設計得到世界&&高度評價:“它讓比賽更具張力,展現了東方哲學中‘以攻為守’的思維。”
中國球員史天琪在中式檯球比賽中擊球。受訪者供圖
軟實力新名片
“這是中式檯球走向世界的里程碑,”中國檯球協會主席姜世才評價此次世運亮相,“是非奧項目走向世界的典範。”在成都的世運會賽場上,球員每一次精準的走位,每一次利落的擊球,都在講述中國體育的創新故事。
從市井娛樂到世界運動,中式檯球的躍遷軌跡折射出中國體育文化的輸出新路徑。它依託雄厚的群眾基礎,以職業化賽事和尖端裝備打開國際市場。
在成都世運會的聚光燈下,選手們俯身凝神,擊球入袋的清脆聲響中,蘊藏着中國智慧被世界讀懂的密碼。這枚小小的檯球,從街頭巷尾的方桌出發,其軌跡已掠過千山萬水,最終穩穩停駐於世界舞&的中心。
而它前方的路,正向着更廣闊的天地延伸。(杜文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