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運會丨迎接世運會 一座52歲體育館續寫傳奇-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06 18:05:59
來源:新華網

成都世運會丨迎接世運會 一座52歲體育館續寫傳奇

字體:

  新華社成都8月6日電 題:迎接世運會 一座52歲體育館續寫傳奇

  新華社記者董小紅、童芳、陳地

  造型像一個“飛碟”,橙紅色的外立面洋溢着青春活力……作為成都世運會體育舞蹈項目場館,位於成都市金牛區的城北體育館已然蓄勢待發。

當前城北體育館新貌。

  對於老成都人來説,城北體育館是記憶中的一抹亮色。

  這座場館建於20世紀70年代初,如今已經走過52個年頭,是成都乃至四川第一個綜合性體育場館,也是成都體育舞蹈運動的發源地。這裡承載着幾代成都人的“體育記憶”,不僅承辦了各種體育賽事,也有讓成都人津津樂道的演出——費翔曾在這裡演唱《冬天裏的一把火》。2023年,這裡舉辦了成都大運會武術項目比賽,是首金誕生地。

城北體育館老照片。

  成都世運會城北體育舞蹈場館中心競賽組組長李媛媛介紹,世運會期間,城北體育館將承辦拉丁舞、標準舞和霹靂舞的比賽,將産生4枚金牌。參賽運動員包括48對拉丁舞、48對標準舞選手及男、女各16名霹靂舞選手,其中包括巴黎奧運會女子霹靂舞銅牌得主劉清漪。

  老館“煥新生”,背後踐行的是成都世運會“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理念。

  “我們採用‘微創手術’的方式,能不改的地方絕不改!”成都世運會城北體育舞蹈場館中心執行副主任趙玉説,體育館原本的健身房改造成了運動員休息室,辦公區的桌椅、打印機都是向街道借的,連賽時用的屏風都是租的。

當年的城北體育館舉行了很多賽事和活動。

  李媛媛介紹,經過成都大運會的提檔升級改造,該場館建築面積達5300余平方米,可容納3000餘人。“場館燈具採用的是節能型燈具,能耗大大少於普通照明燈,符合綠色低碳、安全簡約的理念。”

  李媛媛告訴記者,城北體育館總坪路面採用透水混凝土工藝,不僅減少了高碳材料的使用,還能促進地表水分蒸發,吸收熱量,降低路面溫度,減少空調能耗,間接降低碳排放。

  一路見證城北體育館的浮沉新生,家住附近的市民周艷頗為感慨:“城北體育館就像一個相交多年的好友,現在越來越好了。”

城北體育館一度成為電器商場。

  “我們小時候在這裡看過演唱會,當時‘洋盤’(時髦)得很。後來這裡逐漸沒落,曾經一度變成電器市場,仿佛被大家遺忘了,我們心裏頭很不好受。”周艷説,如今,隨着多個國際體育賽事在此舉辦,城北體育館不僅涅槃重生,還帶動周邊社區運動如火如荼開展。

  “聽説世運會這裡要舉辦霹靂舞比賽,我們也打算來看看新潮和酷炫。”周艷滿懷期待地説。

  按照計劃,城北體育館完成成都世運會辦賽任務後,將於9月17日前完成移交,隨後將舉辦第13屆世界體育舞蹈大賽。

  “賽後,這裡還將變身為體育舞蹈培訓基地,市民花幾十元就能體驗專業場館,大家也可以利用場館的運動設施開展羽毛球、乒乓球等日常鍛煉。”李媛媛説。

  從《冬天裏的一把火》到霹靂舞賽場,8月蓉城,花開盛夏,城北這座“老場館”將續寫新篇。

  (圖片由受訪對象提供)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