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她體育”故事之三:從場外圍觀到上場競技-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4/25 10:55:27
來源:新華網

南疆“她體育”故事之三:從場外圍觀到上場競技

字體:

  新華社烏魯木齊4月25日電 題:南疆“她體育”故事之三:從場外圍觀到上場競技

  新華社記者胡虎虎、孫哲、曹奕博

  吐蓀古麗·阿吾拉比去年飛得還要高。

  眼前的鞦韆架高約12米,與之平行的鈴鐺架也有四五米高,鞦韆踏板靜止時離地將近2米。這項運動不僅要求選手在高空擺動中保持平衡,還要精準踢響高處的鈴鐺。

  這是關乎勇氣的挑戰,同時也是一年一度的新疆於田縣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唯一全部由女性參與的項目。

  村民在於田縣先拜巴扎鎮農牧民運動場參加鞦韆比賽。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圍觀的人群裏外三層,大家抬頭仰望,看著她們衝向藍天。有不少選手顯得有些畏懼,壯着膽子走上踏板,儘管沒能成功踢響鈴鐺,但也在歡呼叫好聲中退場。

  “我?盪鞦千?摔下來怕是要成為全村的笑話……”當於田縣英巴格鄉副鄉長張裕承第一次鼓勵吐蓀古麗參與時,她幾乎落荒而逃。“村裏姑娘連圍觀都站在最後一排,誰敢想自己上去比賽?”

  “第一次站上踏板時,我的腿都在抖。”29歲的吐蓀古麗回憶。但她如今卻像振翅高飛的燕子,屢次在空中展身將鈴鐺踢響。“男人們能馴服烈馬,我們也能征服鞦韆!”

  吐蓀古麗今年一舉奪得了全縣冠軍,這是她參與鞦韆運動以來取得的最好成績。而與如今落落大方、充滿勇氣的狀態相比,多年前,吐蓀古麗還只是個見人説話就臉紅的姑娘。

  羞於表達、不敢參與,曾是她和很多南疆鄉村女性的共同寫照。

  “以前在學校時,體育是‘男孩子的事’,我們躲在場邊看,很少有人在場上一起玩。”她説。不過,她在內心深處十分羨慕那些在陽光下自由奔跑跳躍的男生。“我其實也想參加,也想試試踢球,但就是不好意思。”

  鄉村裏的婦女們曾經更是如此。她們習慣於在家照看孩子或是洗衣做飯,很少有人願意主動參與體育活動。

  村民在於田縣先拜巴扎鎮農牧民運動場參加鞦韆比賽。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這一局面在近年來悄然改變。英巴格鄉和周邊鄉鎮都持續組織拔河賽、排球賽和趣味運動會等文體活動,鼓勵全民積極參與。不少婦女在鄰里的鼓勵下試着“上一次場”。

  吐蓀古麗同樣邁出了第一步:開始參加排球、拔河等各類活動,逐漸在團隊協作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

  “以前我不知道自己能幹啥。”但有一次,在村裏的拔河比賽中,她完成了“首秀”。“剛開始我站在那兒,手心都在冒汗。”

  然而,當她和隊友們一起用力拉繩子,看到集體獲勝的一刻,她感受到共同奮進的力量。“在場上,我能做的還不止這些。”

  從“要我上”到“我要上”,在南疆大地,有越來越多像吐蓀古麗這樣的女性走出家門,闖入賽場,走到&前。有的在初次登場時羞澀拘謹,但一旦嘗到其中樂趣,便成了全村的“活躍分子”。張裕承説,以前村裏姑娘連圍觀都站在最後一排,現在她們主動請纓要參賽。

  她們在舞&上的自信笑容、在賽場上的拼搏身影,也悄然感染了下一代。孩子們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激勵,女生參與體育的熱情不斷高漲,不少學校紛紛組建起校園排球、足球、乒乓球等女子運動隊。

  村民在於田縣先拜巴扎鎮農牧民運動場參加鞦韆比賽。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以前是女生看男生比賽,現在是男生也給女生加油!”於田縣一位小學體育老師説。運動帶來的不僅是健康和快樂,更是自信、勇氣和改變的起點。

  如今,吐蓀古麗不僅是全鄉“飛得最高的”,還成了家裏的頂梁柱。

  平日裏,她和丈夫共同打理農活、照料兩個孩子,同時積極參與村裏的活動。她説:“我們女人不僅能跳起來踢響鈴鐺,同樣能把日子過得更好。”

  越來越多的“她力量”,正活躍在南疆鄉村的各個角落,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重要參與者。不論是在人聲鼎沸的農牧民運動場、各村的文體活動中心,還是在全縣不同行業,都能見到更多自信從容的她們。

  於田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文磊認為,體育運動促使城鄉婦女走出家門,參與社會競爭。參與文體活動有助於展示她們的多樣風采,提升婦女社會地位。

  曾經緊張地被人圍觀,如今淡定地走上賽場,吐蓀古麗多了幾分沉澱,也愈發篤定自己的選擇。

  “每次我飛在空中,看見下面那麼多人為我們鼓掌、加油,我心裏特別激動。”她説,“我還可以飛得更高,路也可以走得更遠。”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