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朋友圈”越來越大——業內人士建言高質量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18 22:36:28
來源:新華網

綠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朋友圈”越來越大——業內人士建言高質量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

字體:

  新華社北京10月18日電 題:綠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朋友圈”越來越大——業內人士建言高質量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

  新華社記者高敬

  開發實施“非洲光帶”等小而美項目,幫助解決非洲5萬多戶無電家庭的照明問題;實施綠色絲路使者計劃和“一帶一路”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計劃;與42個共建國家簽署應對氣候變化合作與援助協議,實施各類援助項目70余個……

  當前,綠色正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鮮明底色,綠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這是記者從18日在京召開的“一帶一路”綠色創新大會上獲悉的。

  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在會上介紹,近年來,中國創造了最大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同時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的成功實踐。中國不僅持續推進自身生態文明建設,而且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環境治理,成為世界綠色發展的堅定行動派、重要貢獻者。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餘年來,中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務實行動支持發展中國家綠色轉型,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與中國力量。與會人士認為,綠色“一帶一路”建設不僅幫助共建國家增強了綠色發展的內生動力和能力,也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探索發展和保護協同共進新路徑提供了重要載體。

  柬埔寨環境部部長楊·索帕勒介紹,當前柬埔寨環境保護措施不斷加大,特別是着力防治塑料污染。他&&,未來,柬埔寨要加快綠色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術創新,希望能夠引進中國的垃圾發電技術,把垃圾變廢為寶。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張軍&&,據研究,中國和日韓等一些亞洲國家在清潔能源、電動汽車等領域的創新表現亮眼,為實現碳中和、綠色轉型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力。

  針對當前普遍存在的綠色融資資金缺口巨大的問題,張軍建議加大綠色投資的力度,彌補綠色融資缺口。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改革並盡快取得實質性進展,確保發達國家兌現氣候融資等承諾。同時,各國要完善財政政策,優化稅收優惠,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向綠色能源、綠色製造等領域。

  在洪都拉斯駐華大使蒙卡達看來,發展中國家需要獲得可負擔且公平的融資支持,且要不斷提升自身綠色轉型的能力。此前,洪都拉斯能源部、中國電建和“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簽署合作備忘錄,三方將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在電力規劃評估、可再生能源項目開發等領域加強合作,支持洪都拉斯制定總體能源計劃,實現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

  “實現綠色發展,不能單打獨鬥,需要強有力的合作夥伴關係和共享技術創新。”蒙古國駐華大使恩赫包勒德説,蒙古國面臨着沙漠化、土地退化的威脅。中國與蒙古國合作建設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並給予資金和技術等支持。希望各方共同推動綠色創新,深化國際合作,建設更加綠色、更有韌性、更加和諧的未來。

  “我們願與各方攜手,推動落實全球治理倡議,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高質量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助力共建國家加快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目標。”孫金龍建議,凝聚發展合力,完善支撐保障體系,持續提升“一帶一路”環境治理水平。同時,拓展投融資渠道,增強綠色“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活力。推動構建更加開放、透明、包容的綠色投融資體系,形成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開發模式和投融資機制,不斷豐富金融産品和工具,打造多層次、多元化的綠色投融資新格局。

  據悉,本次大會以“聚力融金,驅動綠色發展”為主題,由生態環境部主辦,“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承辦,來自39個國家近300人出席會議。

【糾錯】 【責任編輯:張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