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唐山非糧蛋白原料産業創新發展大會舉辦-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2/25 17:18:55
來源:新華網

2025唐山非糧蛋白原料産業創新發展大會舉辦

字體:

近日,“2025唐山非糧蛋白原料産業創新發展大會”在河北省唐山市海港經濟開發區舉辦。活動由國投生物製造創新研究院有限公司、生物飼料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支持,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唐山成果轉化示範基地主辦,中科康源(唐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承辦。會議聚焦非糧蛋白原料開發技術,通過生物轉化、酶解發酵等前沿科技,實現秸稈等廢棄物的高值化利用,構建新型蛋白産業鏈,為保障糧食安全、推動循環經濟提供創新解決方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畜牧健康養殖中心主任印遇龍;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李櫻;國投創益産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夏兵;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秘書長張宏翔、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吳信、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飼用微生物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劉雪連、生物飼料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鄧雪娟、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中科康源(唐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東遠等20多位專家以及投資機構、知名企業代表200餘人參會。

在論壇主題報告環節,印遇龍在以《生物技術與新飼料》為主題的專題報告中指出,我國大量糧食需要進口,目前建成的國內首&套20萬噸秸稈蛋白及可消化糖生産線,將先進生物技術用於“秸稈變糧”規模化實踐生産,具備很強的創新引領示範作用。希望未來該技術能有更好的推廣,在養殖中實現50%以上的秸稈等生物質對糧食的替代。

張東遠在以《秸稈生物轉化糧食替代新原料開發》為主題的報告中介紹,依託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技術研究所以及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先進的合成生物學、發酵工程以及過程倣生技術,中科康源歷時7年,研發打造一套生物質解聚分子化秸稈技術體系,包括白蟻過程倣生的連續氧化解聚系統、底物特異性纖維素酶系統以及智能控制的高固連續發酵系統等關鍵技術體系,突破秸稈進化形成的緻密抗降解屏障的生物轉化的瓶頸,並成功開發了國內首&套20萬噸秸稈蛋白及可消化糖生産線。

劉雪連以《綠色生物製造技術在新型蛋白原料創制上的應用前景》為主題作專題報告;吳信以《工農業副産物生物創制單細胞蛋白進展》為主題作專題報告。

在論壇主題演講環節,李櫻&&,將秸稈等非糧生物質轉化為高附加值産品,是生物製造的主要産業方向之一,也是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的關鍵路徑。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作為我國工業生物技術和生物製造領域整建制科研機構,未來將繼續圍繞綠色低碳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需求,與企業和政府積極謀劃共建創新&&,做大做強戰略生物製造産業,加快推進科研成果轉化落地,推動雙方合作結出碩果。

夏兵&&,作為“央企煥新行動”生物製造和生物種業專項任務的牽頭單位,國投集團正在舉集團之力發展生物技術産業,努力打造國家生物技術産業的國家隊和排頭兵,助力蛋白供應,提升糧食安全。20萬噸秸稈蛋白項目,將稻殼、花生殼、秸稈等非糧原料轉化為高附加值蛋白産品,這一項目高度契合國投創益和國投聚力生物産業布局的投資理念。

張宏翔&&,中國生物工程學會成立於1993年,是國家一級學會,擁有一批久負盛名的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舉辦過多個國際、國內學術交流活動。此次大會是中國生物工程學會踐行中國科協“科創中國”品牌的重要舉措。學會將一如既往地持續關注非糧蛋白原料及糧食替代,關注相關企業與最新研究進展,為科學家、企業、政府搭建好&&。

【糾錯】 【責任編輯:孫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