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趴着午睡會胃下垂”
流言分析:這種説法比較片面。胃下垂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而非單純的午休姿勢不當。
什麼原因會導致胃下垂?
胃下垂,即胃在腹腔內的正常位置發生下移,通常是由於膈肌懸吊力量減弱、支撐內臟的韌帶松弛,或是腹內壓力下降及腹肌松弛所致。當人體直立時,如果胃大彎下降至盆腔,胃小彎弧線的最低點降到髂嵴連線以下,便構成了胃下垂。輕度患者或許無明顯不適,但嚴重者會出現上腹部不適、噁心、噯氣、易飽脹、食欲不振及便秘等症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事實上,胃下垂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而非單純的午休姿勢不當。其病因主要包括:
1、先天性結構異常
遺傳因素或先天發育不全可能導致胃部周圍韌帶松弛,無法有效支撐胃部。
2、消瘦體型
長期消瘦或營養不良導致腹部脂肪和肌肉減少,無法為胃提供足夠支撐。
3、不良生活習慣
長期缺乏體育鍛煉或因病長期臥床,導致腹肌松弛,胃周圍韌帶張力減弱。
4、慢性消耗性疾病
如腫瘤、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長期處於消耗狀態,造成腹壁和韌帶張力下降。
午休趴睡對身體會有哪些潛在影響?
1、眼壓升高
長時間趴睡會壓迫眼球,導致眼內壓升高,影響眼球內的血液循環,可能出現暫時性視力模糊,加深近視度數,長期如此還可能誘發青光眼等眼部疾病。
2、面部皮膚受壓
趴睡時面部皮膚受到桌面直接壓迫,影響血液循環,導致皮膚代謝不暢,油脂、汗液等代謝産物無法及時排出,容易堵塞毛孔,引發痘痘、粉刺等皮膚問題。
3、壓迫心臟
趴睡會壓迫心臟,減少回心血流量,可能導致心臟缺血缺氧,長期如此可能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4、影響呼吸
趴睡時面部貼近抱枕或桌面,限制呼吸,可能導致呼吸不暢,對於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的患者,容易導致呼吸困難和血氧交換功能下降。
5、脊椎變形
趴睡與脊椎的生理曲度相悖,長期如此會給脊椎帶來極大壓力,導致韌帶和肌肉受到過度牽拉。
6、頸部肌肉勞損
趴睡時頸部肌肉一直處於緊張狀態,容易導致頸部肌肉勞損和疼痛。
7、影響消化
趴睡可能干擾胃腸的正常消化吸收,尤其是飯後立即趴睡,易引發消化不良、胃部脹氣等症狀。
8、手臂麻木
長時間受壓,手臂血液循環不暢,神經傳導受影響,導致手臂局部缺血、麻木、酸痛等不適感。
如何打開健康午睡的方式?
1、避免飯後立即午休
最好在飯後散步或站立活動 15~30 分鐘後再午休,這樣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減少胃部不適。
2、選擇合適的午休時間和地點
在安靜、舒適的環境中午休,避免嘈雜或光線過強,午休時間控制在30分鐘內,既達到午休目的,又減輕趴睡對身體的不利影響。
3、選擇正確的午休姿勢
仰臥或側臥是最佳選擇,能夠減少對胸腔和腹腔的壓迫。條件受限時,可選用U型充氣頸枕,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小憩。實在想趴着睡,建議使用抱枕等緩衝壓力,減少對身體的壓迫。
4、使用折疊床或躺椅
條件允許時,使用折疊床或躺椅等舒適設備提高午休效果,讓身體得到更好的放鬆和恢復。
5、注意保暖
避免在空調或風扇直吹的地方午睡,以防感冒或其他疾病,可以在身上蓋條毛毯或衣服,保持體溫。
6、注意午休後的恢復
午休結束後不要立即起身活動,先在床上坐一會兒再逐漸適應清醒狀態,進行簡單的伸展運動或深呼吸練習有助於身體恢復活力。
雖然午休趴睡通常不會直接導致胃下垂,但它確實會對胃部的正常消化運作以及其他身體器官的功能産生一定影響。因此,我們應大力推廣更為健康、科學的午睡方式和健康的生活習慣,確保身體能夠得到充分的放鬆與恢復。此外,對於那些經常感到胃部脹氣或面臨其他消化問題的人來説,應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檢查,以排除可能存在的健康風險。讓我們共同努力,讓午休成為真正的健康加油站!
作者丨李天 碩士研究生導師
審核丨唐芹 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部主任 研究員 國家健康科普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