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現代地球科學的奠基人和主要領導者之一,是地質力學理論的創立者和實踐者,是堅定的愛國者,他被稱為中國的“地質之光”,他就是我國卓越的科學家——李四光。6月16日,中國地質博物館高級工程師卞躍躍,走進北京密雲區新農村小學,為青少年講述科學家李四光的故事。
李四光是中國現代地球科學的開拓者、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他一生堅持真理、科學報國,用行動踐行着自己的理想。卞躍躍從李四光的成長故事引入,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了李四光的研究成果。他&&,李四光學識淵博,注重實踐,悉心鑽研,勇於創新,為發展地球科學研究和服務國民經濟建設等方面,做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
1956年,李四光親自組織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時間裏,先後發現了大慶、勝利、大港、華北、江漢等油田,不僅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也使他獨創的地質力學理論得到了實踐應用。卞躍躍在講座中講到,李四光分析了我國的地質條件,提出了陸相生油理論,從理論上推翻了“中國貧油”的結論,肯定了中國陸地具有良好的儲油條件。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我國科技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報國的科學家前赴後繼、接續奮鬥的結果。深植“科學報國”理念深植的李四光始終胸懷祖國,正如他所説“我是中華兒女,理所當然地要把我所學的全部知識奉獻給我親愛的祖國。”卞躍躍鼓勵學生,要好好學習,未來爭做像李四光一樣的科學家。
北京密雲區新農村小學副校長馮元廣&&,卞老師用生動的講述,將李四光先生創新探索地質科學、突破理論技術壁壘的事跡,與移民先輩們攻堅克難、重建家園的拼搏精神巧妙聯結,讓抽象的科學家精神變得具象可感,激發了學生們的情感共鳴,現場互動踴躍,學習熱情高漲。講座不僅點燃了孩子們對地球科學的探索熱情,更讓他們從雙重精神力量中汲取養分,學會在面對新環境適應、學業挑戰時,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創新進取的思維迎難而上,幫助他們在塑造價值觀的關鍵時期,築牢愛國擔當的信念根基,成長為兼具科學素養與奮鬥精神的新時代少年。
本次活動是2025年弘揚科學家精神系列活動之一,由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黨校)舉辦,活動旨在貫徹落實《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要求,紮實推進教育部《“科學家(精神)進校園行動”實施方案》要求,推動北京市科協弘揚科學家精神課程體系建設,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用新時代科學家精神鑄魂育人,引導廣大青少年走近科學家,了解科學家精神,崇尚科學,熱愛科學。活動得到了中國地質博物館、北京市密雲區新農村小學的大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