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精神進校園丨攻克醫學難題 護航飛天夢想-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6/11 17:36:49
來源:新華網

科學家精神進校園丨攻克醫學難題 護航飛天夢想

字體:

回顧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展歷史,從無人飛行到單人單天飛行再到多人長期駐留,我國航天事業不僅創造舉世矚目的成績,更鑄就“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6月10日,中華醫學會航空航天醫學分會秘書長王志翔,走進北京市通州區永樂店中學,為現場200余名青少年帶來一場題為《航空航天醫學與載人航天精神》的報告。

現場,王志翔結合《中華航空航天醫學雜誌》歷年刊載的有關重要文獻為現場青少年講解相關航天知識。他介紹,目前,在距離地面約400公里的太空軌道上,神舟二十號乘組已進駐中國空間站並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全系統壓力應急演練等多項工作。王志翔強調,載人航天是人類航天活動中最複雜、難度最大、要求最嚴的系統工程,任何一點小小的失誤,都可能對航天員造成巨大傷害。航空航天醫學是研究人在大氣層和外層空間飛行時外界環境因素(低壓、缺氧、宇宙輻射等)及飛行因素(超重、失重等)對機體生理功能影響及其防護措施的醫學學科,其主要任務是保障飛行員、航天員及其他乘員的生命安全,維護其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能。近年來,中國空間站建設不斷推進,人們對航天員在軌期間的工作、生活情況等越來越關注。如何保障他們的健康,確保其安全有效地完成運維任務並平安順利返回地球?同時,包含空間生命科學在內的空間站在軌科研與應用創新進程加速,背後也離不開航空航天醫學研究者的不懈探索與創新突破。

王志翔結合案例展示航空航天醫學在相關領域的應用。他&&,精神的力量是無限的,並鼓勵同學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不斷學習進取,學以致用,知行合一,把個人發展和國家發展結合起來,把夢想變為現實。

通州區永樂店中學政教處副主任鄒亞成&&,此次活動帶學生深入了解航天醫學,拓寬學生的知識邊界。王老師通過分享自身經歷和奮鬥故事,生動展現出老一輩科學家精神的內涵,讓學生真正理解科學家精神,激勵學生在未來學習和生活中勇於面對困難。未來,學校將舉辦校園科技活動,組織“科學家精神宣講”、科學實驗競賽等,指導學生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在實踐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培養學生的責任感、毅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對科學事業的嚮往。

本次活動是2025年弘揚科學家精神系列活動之一,由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黨校)和通州區科學技術協會聯合舉辦,活動旨在貫徹落實《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要求,紮實推進教育部《“科學家(精神)進校園行動”實施方案》要求,推動北京市科協弘揚科學家精神課程體系建設,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用新時代科學家精神鑄魂育人,引導廣大青少年走近科學家,了解科學家精神,崇尚科學,熱愛科學。活動得到了北京市通州區永樂店中學、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中華航空航天醫學雜誌》的大力支持。

【糾錯】 【責任編輯:孫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