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9/ 22 16:52:31
來源:中國華能

非凡十年·講述丨勇立“潮頭”向未來

字體:

  我雖是一名80後,卻已是華能清能院的一位“老員工”。記得剛入職時,華能清能院還沒有實驗室,我負責參與規劃建設;而今隨着轉型需求,我又負責將實驗室“騰籠換鳥”,用新能源實驗設備替換煤基實驗設備。十年,對於産業發展只是一個階段,但對於華能的科技創新,已是幾經更迭。十年,清能院經歷了“快速發展-迷途尋路-再回巔峰”三個階段,實現了從傳統能源向新能源的轉型,再次站上了時代“潮頭”。十年,我們用青春書寫了奮鬥篇章,用熱血詮釋了擔當人生,用高起點開啟了二次創業新篇章。

  初創期坐上“過山車”

  時間回溯到2012年。由於立志要為我國CCUS發展作貢獻,所以我從英國諾丁漢大學博士畢業後,就直接加入了中國CCUS的旗幟——華能清能院,開始長達十年的故事。

  當時,清能院還在初創期,剛成立一年半,發展模式為“雙輪驅動”。縱向上,依託IGCC、CCUS國家重點攻關項目和集團公司科技研發支持,科研工作穩步前進;橫向上,自主研發的流化床技術等在電力行業中大規模推廣應用,經營效益持續向好。

  在“雙輪驅動”下,清能院進入了快速發展期,站上了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潮頭”。我發揮專業所長,主持或參與多個項目,與團隊一起攻克了許多科研難題。2015年,自主研發的高效煤制氣甲烷化和甲醇制丙烯催化劑,性能優於國內外同類産品且成本低30%以上。這是對我所學知識的極大肯定,也讓我對未來産業化應用産生了美好的憧憬。

  然而,快速發展並沒有持續多久。“十三五”初期,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我國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發展指明了方向。2016年,電力行業開始加速由煤電向新能源轉型。那年,火電利用小時創2005年以來新低,風電發電量同比大幅增長,然而清能院並沒有及時轉向。隨着時間推移,清能院承接的國家煤電相關研發項目大幅減少,流化床板塊業績不斷下滑,“雙輪”都無法發力,導致經營困難。2017年,原有科研方向全面萎縮,新興方向尚未確定,清能院進入了最艱難的時刻。

  短短五年的“過山車”式發展,出乎每個人的預料,打碎了許多夢想,讓我們深刻意識到:轉型,勢在必行,迫在眉睫!

  抉擇後的涅槃重生

  2017年,集團公司謀劃轉型發展,清能院開始了科研方向選擇,啟動了高精尖論證。本以為會像項目論證一樣簡單,但現實又一次出乎大家預料,最終經過多次推翻重來,歷時一年半才完成。

  我全程參與了方案撰寫,稿子一版一版修改,心性一次一次磨練。從眾多看似可行的方向中找出最適合清能院的發展路線是艱難的。因為,繼續深耕現有技術,還是全力研發清潔能源新興技術,需要經過充分對比論證才能得出結果,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2018年底,舒印彪董事長到任後第一站就到清能院調研,並召開了集團公司科技工作座談會,強調要把科研競爭力轉化為産業競爭力,推動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2019年度工作會上,舒董事長在報告中提出了集團公司“兩線”“兩化”謀篇布局思路,並強調要通過“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多元化研發投入增長機制”“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優化科技創新布局”等手段大力推進科技創新。

  在集團公司相關制度和經費的支持下,我們迎來了科技創新的春天。為了更好支撐集團公司轉型發展,清能院將研發方向確定為風電、光伏、儲能、氫能、並網和綜合能源6個方向;同時,將“兩輪驅動”轉變為“四輪驅動”,分別為科技研發、技術服務、檢測認證、科技産業化。

  科研方向從傳統能源轉向新能源,對於每個清能院人,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機遇,是因為所選方向是國家能源轉型的主賽道,每個方向都有足夠廣闊的市場空間;挑戰,是因為部分技術過去並沒有相關的經驗積累與技術儲備,一切必須從零開始。

  明確目標,腳踏實地,重燃激情的我們立即投身到新“戰場”,結合自身優勢,從風電切入新能源賽道,開啟了二次創業之路。

  “鑽石”時代的弄潮兒

  大浪淘沙始見金,滄海濟帆終接雲。二次創業,比預想中順利許多。2019年開始,清能院進入了“鑽石”時代。我之所以稱之為“鑽石”時代,是因為“黃金”時代不足以描述這階段的發展速度——人才隊伍日漸龐大,研發實力快速提升,項目數量大幅增加,不僅支撐集團公司轉型發展,重回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前列,而且走上了國際舞&。

  攻關新方向需要專業人才,近年來,清能院圍繞新能源方向,引進了電氣、電子、機械、計算機、數學、物理、材料等專業人才,總人數已增加至350人。

  一流的科研單位也需要一流的管理團隊,面對日益凸顯的項目管理需求,我放棄了一直堅守的科研崗位,於2020年轉崗到管理部門,推進科研項目管理體系和科技人才體系建設。

  這兩年,清能院科研實力大幅增強,每年新增項目和在研項目數量達到此前3倍之多,並獲得“華能十大科技示範項目”中的4個項目、參與3個項目。2021年,清能院獲得4個國家關鍵裝備項目;牽頭成立“海上風電技術創新聯合體”和“CCUS技術創新聯合體”。截至目前,清能院已獲得國家發明授權專利248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752項,國際專利授權8項。在商用技術方面,清能院已成為全國排名前五的儲能集成商。

  同時,清能院不斷推動原創技術走上國際舞&。2019年,我代表中國企業在第25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作CCUS報告,得到了國際友人的一致好評和肯定。2021年,清能院承接了澳大利亞11萬噸/年碳捕集項目,打開了國際市場。

  時代浪潮,洶湧澎湃。清能院破浪前行,再次站上了新能源科技創新的“潮頭”。站在新起點,清能院的弄潮兒們定能勇立潮頭,以更飽滿的熱情、更快的速度、更矚目的成就,書寫更多亮麗的科技創新故事。(卓峰)

【糾錯】 【責任編輯:呂愛玲 】
閱讀下一篇:
0100301014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686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