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圖片 > 正文
2023 04/ 28 16:05:28
來源:新華網

四季中國丨春日裏 他們為雲南花卉賦予“芯”動能

字體:

  這是李淑斌團隊位於昆明晉寧清水河村的育種基地(4月20日攝,無人機照片)。

  雲南因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四季花開不斷。近年來,雲南不斷加強花卉種質資源的保護、開發,採用遺傳育種、航天育種等方式大力開展花卉新品種繁育工作,助力花卉産業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

  遺傳育種是花卉新品種培育的重要方式。在昆明晉寧清水河村有一個專門研究中國月季遺傳育種的科研團隊,團隊負責人是月季遺傳育種專家李淑斌博士。近年來,李淑斌帶領他的團隊在月季種質資源保護、重要性狀基因定位、自主知識産權新品種選育等方面取得較好的研究進展。

  “中國古老月季、野生薔薇的基因正是培育月季新品種的突破口。”李淑斌説。如今,團隊已收集國內外月季種質資源2000余份,保存育種材料10萬份,其中包括60個珍貴的中國古老月季品種。據了解,通過大量現代月季和珍貴的古老種反復雜交的方法,李淑斌團隊每年收穫超過20萬粒月季雜交種子,具備了每年優選3至5個優異月季新品種的能力。“我們團隊已經研發出10個月季新品種,其中獲得自主知識産權的‘晉寧翠花’等已經銷往全國各地。”李淑斌説。

  除了遺傳育種外,近年來,航天育種成為雲南花卉研究人員積極探索的新方式。航天育種也稱“空間誘變育種”,種子在太空環境的影響下,基因排列或基因結構有可能會發生突變。目前,在雲南錦科花卉工程研究中心,曾經搭乘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遨游太空的月季種子已經被播下。

  研究中心的技術人員田連通&&:“航天育種是我們研究中心對花卉新品種研發邁出的新步伐,對培育優良新品,加強自主知識産權新品花卉研發有着巨大意義。”此前,通過不同育種方式,雲南錦科花卉工程研究中心已選育出300余個花卉品種,其中50余個獲得自主知識産權並受到市場歡迎。”

  種子被視作農業的“芯片”,種質資源是驅動花卉産業發展的源泉。截至2022年底,雲南獲得國家知識産權局授權及在省內登記註冊的自主培育花卉新品種達950余個,數量居全國第一。每一朵怒放的鮮花背後都蘊藏着 “芯”科技, 有“芯”的雲南花卉綻放得更絢麗。

  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 】
010020050570000000000000011113261129577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