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豐:“四把鑰匙”解鎖社區精細治理-新華每日電訊
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評論 要 聞 綜合新聞 新華深讀 新華聚焦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醫衛健康 品牌説
首頁 >正文
2025

07/22

14:44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1版 要聞

南豐:“四把鑰匙”解鎖社區精細治理

2025-07-22 14:44:21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1版 要聞

  “以前樓道燈壞了,十天半月也沒人管,現在當天就能修好。”夏日的傍晚,盱江水岸小區居民梁麗萍望著新裝的路燈,笑容在臉上漾開。

  笑容的背後,是江西南豐縣為38個無物業、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小區量身定制的“國企領辦”服務模式。

  這些小區曾飽受環境差、設施舊、管理弱的困擾,居民們苦不堪言。

  破局的關鍵在於信任重建——縣屬國企“樂田物業”率先挺進治理真空地帶,以“先服務,後收費”的誠意叩開居民心門。

  “服務先行,滿意再繳費!”樂田物業黨支部書記、執行董事潘輝語氣堅定。在盱江水岸等小區,他們一口氣推出11項基礎服務,月收費僅0.6元/平方米,對困難群眾推出“暖心套餐”:低保戶全免,空置房七折。

  居民王軍峰掏出手機展示繳費單:“113平方米,一月才67.8元,換來的是新搭的電動車棚、整齊的停車位、暢通的樓道……這錢花得值!”

  當桔都風情小區因原物業退出陷入“真空”,68歲的退休幹部衷小黑站了出來。他帶領8位熱心居民組建業主自治委員會,成立紅色自治物業黨支部。

  “自家人管自家事,議得明白,花得清楚!”自治委員會委員鄭美華指着小區公告欄上每月更新的賬目説。

  在社區黨委的指導下,他們建立“財務公開+月度議事”機制,將物業費從平方米1.18元直降至0.5元,精打細算竟結餘20余萬元用於設施維護。如今這種“小賬本”治理模式已在6個小區生根,惠及3500余戶居民。

  在安康、天和等保障性住房小區,南豐縣推出“公益託管”模式,引導物業公司加大對小區設施維護、服務升級的投入,並通過政府補貼引導企業參與,讓困難群眾也能享受到優質服務。

  中午時分,安康小區“幸福食堂”飯菜飄香。低保戶劉小蘭端着熱氣騰騰的一葷兩素,臉上滿是知足:“三塊五毛錢,比自己做還便宜!”考慮到小區裏“一老一小”多,社區還聯動物業開設“四點半課堂”,幹部和志願者為留守兒童輔導功課,讓家長安心、孩子開心。

  琴城鎮老虎窟小區地處朝先村與建設路社區交界,曾是污水橫流的“臟亂角”。“以前一下雨就污水漫溢,回家得踩着磚頭‘跳芭蕾’。”居民萬水雲回憶。

  如今“村社聯動”模式打破了條塊壁壘,村、社區黨組織聯合成立“物業服務聯合黨組織”,協調城管、住建等部門力量,推動雨污分流、集中充電樁落地。

  從國企“托底”到居民“自治”,從公益“託管”到村社“聯動”,南豐用“四把鑰匙”精準開啟不同類型小區的治理之鎖。

  今年以來,南豐縣小區物業費收繳率從不足20%躍升至95%,矛盾糾紛下降70%。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莫鑫)

責任編輯:史夢佳
關鍵詞:小區,居民,服務,自治,模式,南豐縣,平方米,社區,設施,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