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雙向奔赴”,守望相助築起“最堅固堤壩”-新華每日電訊
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評論 要 聞 綜合新聞 新華深讀 新華聚焦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醫衛健康 品牌説
首頁 >正文
2025

07/02

10:22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3版 評論

榕江“雙向奔赴”,守望相助築起“最堅固堤壩”

2025-07-02 10:22:59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3版 評論

  8天時間,3次洪峰。因“村超”出圈的貴州小城榕江縣,近來因反復出現的洪災牽動人心。災情嚴峻,各方救援力量迅速向榕江集結,支援抗洪救災。如今,小城正在一點點恢復,災後重建工作有序展開,一幕幕暖心故事也在持續上演。

  救援人員衝鋒在前,當地群眾則主動承擔起後勤保障任務,以另一種方式守護家鄉。“帶上菜刀,來村委會幹活!”一聲號令之下,榕江縣城周邊鄉鎮的許多村民響應呼召,奔赴後廚。還有的村民捐米捐菜,只為讓救援人員能吃上一口熱飯。在忠誠鎮,村民們一天準備出約3000份盒飯,送給正在縣城搶險的救援人員。

  當看到救援人員不顧個人安危,日夜奮戰在抗洪一線,村民們內心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為救援人員送上一份熱乎的飯菜,便是他們表達感激的實在之舉。這般齊心協力、眾志成城的場景令人動容,這樣的場景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生動詮釋。

  “誰家有事都自願幫忙”“中國人的團結再一次具象化了”……網友們從救災現場看到了守望相助的溫暖和力量。榕江救援人員和村民的“雙向奔赴”,成為鼓舞人心的強大力量,普通人的並肩築起了最堅固的堤壩。

  “一家建房,全村幫忙!”鄰里互助、團結友愛的傳統美德,經過數千年的沉澱,已成為中國人深入骨髓的價值認同。當遭遇重大自然災害時,這種友愛的傳統便超越地域和血緣,成為一種民族精神。

  切個菜、煮個飯,村民們的行動看似平凡,卻蘊含着巨大的力量。災難面前,這些熱乎的盒飯、樸實的舉動,就像黑暗中的點點星光,給受災群眾和救援人員帶去溫暖與希望。困境中,每一次救援的行動,都匯聚成戰勝災難的強大合力,讓我們看到中華民族堅韌不拔、守望相助的精神力量。這種力量不僅能幫助榕江人民渡過眼前的難關,也將成為全社會戰勝困難、砥礪前行的強大動力,激勵着我們在面對挑戰時,攜手共進、眾志成城。

(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鄭明鴻)

 

 

責任編輯:馮明
關鍵詞:救援,人員,村民,力量,榕江,成為,強大,看到,中國人,守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