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緊扣四大定位 做強四大功能 貴安新區: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自2023年6月17日貴州省委、省政府召開貴安新區高質量發展大會以來,貴安新區緊扣“西部地區重要經濟增長極、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生態文明示範區、統籌城鄉發展示範區”四大定位,全力做強“經濟、開放、生態、城市”四大功能,緊緊圍繞“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目標,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2024年,貴安新區直管區地區生産總值突破400億元大關,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1.1%,在國家級新區中位居前列。
如今,一座産業興、人氣旺、百姓富、生態美的現代化産業新城正加速形成。
全力做強經濟功能
奮力打造西部地區重要經濟增長極
這3年,貴安新區緊扣經濟功能,堅持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發展路徑,聚力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打造輻射西部的重要增長引擎,推動經濟能級持續躍升。
現代産業體系日臻完善。貴安新區堅定不移大抓産業、主攻工業,全力打造數字經濟、新能源動力電池及材料、先進裝備製造三大産業集群,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加快發展未來産業,聚集大型及以上數據(算力)中心26個,算力規模超81EFLOPS,智算佔比超98%,成為全國國産化算力資源最豐富、能力最強的地區之一。2024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工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均在2022年的基礎上實現翻番。
科技創新活力增強。貴安新區加快建設全省科技創新中心,強化科技成果轉化,大力培育科技創新企業,打造科技創新&&,現有高新技術企業67家,聚集了一批省級重點實驗室,2024年高技術製造業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28%,戰略性新興産業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38%。
全力做強開放功能
奮力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
這3年,貴安新區聚焦開放功能,逐步構建“內聯外暢”開放通道,加快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面開放格局,“五個開放”水平持續提升。
開放格局不斷擴大。貴安新區全面深化與RCEP成員國、中國港澳&地區經貿合作,主動服務融入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貿易網絡覆蓋142個國家和地區。
開放通道全向拓展。國內外通道更暢聯,貴安新區建成投運貴安高鐵站,開通滬昆高鐵跨市跨線動車,面向粵港澳大灣區與東南亞地區,開通經廣東深圳至香港、經廣東珠海至香港、經廣西憑祥至越南的“2向3線”公路物流卡班。
開放&&能級躍升。&&效應顯現,貴安新區全力打造貴安綜合保稅區對外開放“橋頭堡”,進出口規模實現快速增長,全面打造承接東部産業轉移示範園區,貴安新區蘇貴産業園、貴安新區深貴産業園、張江(貴安)高科技産業園獲批省級經濟開發區。
開放主體不斷聚集。貴安新區圍繞外貿、外資、外經,加快企業招引培育,截至2024年底,貴安新區累計在海關備案貿易主體共計327家,其中10億元以上貿易主體4家、億元以上貿易主體25家。
開放業態創新發展。貴安新區着力優化外貿結構,鞏固提升加工貿易、保稅物流、一般貿易發展水平,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探索推進保稅研發、數字貿易、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積極推動“港數黔算”,促進港黔兩地數據要素高效流通與協同發展。
全力做強生態功能
奮力打造生態文明示範區
這3年,貴安新區堅守生態功能,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高質量發展全過程,努力繪就“多彩貴州·山水貴安”亮麗生態畫卷。
生態城市建設加快。貴安新區嚴格落實“三區三線”及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大力推進海綿城市試點建設,海綿城市佔城市建成區面積的比例為70.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22.8平方米。
生態治理力度加大。貴安新區深入打好“五場”污染防治攻堅戰,地表水省控斷面水質達標率和優良率、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等指標實現“7個100%”,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超過99%,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提升到85.4%,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71.4%。
生態保護持續加強。貴安新區深入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治理,水土保持率穩定在89%以上。全力構築自然生態屏障,持續推進“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行動。大力保護生物多樣性,堅決落實長江十年禁漁,生態安全底線越守越牢。
生態經濟加快發展。貴安綜合保稅區獲批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恒力紡織獲批國家級綠色工廠,恒力紡織、中糧可樂獲批省級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中糧可樂、華彬飲料等7家企業獲批省級綠色工廠。貴安新區獲國家四部門批復開展全國首批産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賞花經濟”蓬勃發展,貴州梅園、貴安萬畝櫻花園成為知名打卡地。
生態文化深入人心。推進城鎮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超過81%,30戶以上自然村寨垃圾收運體系實現全覆蓋,垃圾收運體系常態化運轉率達100%。綠色建築佔新建建築面積比重達100%。
生態制度不斷完善。貴安新區着力強化體系建設,建立新區生態環境信息公開、環境信用評價、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制度,構建跨流域聯合執法機制和紅楓湖飲用水水源地聯防共治機制。
全力做強城市功能
奮力打造統籌城鄉發展示範區
這3年,貴安新區立足“城市功能”,堅持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積極探索統籌城鄉發展的新路徑,讓城市與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統籌城鄉規劃。貴安新區全面完成新區、鄉鎮、村莊空間規劃,實現空間規劃體系全覆蓋。完成産業發展、綜合交通等專項規劃和新區直管區總體城市設計及風貌提升規劃編制工作,構建“現代城鎮+田園鄉村”協調發展的城鄉新形態。
統籌城鄉産業。貴安新區大力發展現代山地都市高效農業,建成高標準農田3.5萬畝、蔬菜保供基地1萬畝、設施漁業基地3個,耕地畝均收入提升到6000元以上,84個行政村村集體年經營性收入均突破20萬元。
統籌城鄉建設。貴安新區深入開展“兩清兩改兩治理”,全力推動城市“一圈兩場三改”和農村“五治”,佔地7.01平方公里的貴陽大數據科創城核心區加快建設。和美鄉村加快打造,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城鄉供水一體化覆蓋率達84.4%,供電可靠率達99.95%。
統籌公共服務。貴安新區推動貴陽市優質學校與新區結對幫扶全覆蓋,全面推進醫療衞生聯合體建設,持續提升鄉鎮衞生院和村衞生室服務能力。新區、鄉鎮、村社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健全完善。
統籌人才政策。貴安新區全面落實“卡、錢、戶、房、崗”政策,創新推出人才房“免費住”“補貼租”改革舉措,青年人才加快聚集,已推出“免費住”人才公寓1276套,入住1433人。
統籌黨建引領力。貴安新區緊扣“強雙基”要求,以“五個一”行動為引領,全面建強村(社區)基層黨組織,示範創建16個先進基層黨組織。以學習教育為契機,堅持兩手抓、兩促進,把開展學習教育同落實重大決策部署、完成中心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力戒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賦能。
3年間,從“規劃圖景”鋪就“實景畫卷”,貴安新區經濟增速持續位居國家級新區前列,開放&&能級躍升,生態招牌愈發閃亮,城鄉融合縱深推進,為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展現貴州新風采貢獻貴安新區力量。(數據來源:貴州貴安新區管理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