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4版 體育

沐光而行 獅子山下的奧運之約

2024-09-01 08:50:46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4版 體育

  八月末的香港依然炎熱。熱的,不只是氣溫。

  從走下飛機舷梯那一刻起,巴黎奧運會內地奧運健兒代表團就持續體驗到了香港的“熱”:100多名青少年組成的隊伍在停機坪歡迎代表團到來;酒店外站滿早早前來等候的“粉絲”;近百名記者把新聞發布會大廳圍得水泄不通;活動場館內掌聲歡呼聲經久不息……

  巴黎奧運會已結束半月余,“奧運熱”持續在這片土地蔓延。奧運精神與獅子山精神共同奏響香港與祖國攜手奮進的華美樂章。

奧運之約引發“全城追星”

  8月29日至31日,內地奧運健兒代表團在香港展開匯演表演、交流訪問等一系列活動。這是香港回歸祖國以來,內地奧運健兒連續第七次在奧運會結束後訪港。

  “此次代表團到訪香港,就是要發揮體育獨特價值作用,與香港市民共享中華民族榮耀。”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內地奧運健兒代表團團長高志丹説。

  代表團包括運動員65人,其中有59位金牌獲得者。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相信此次訪問將會進一步加深內地與香港之間深厚的情誼,激勵更多香港青年投身體育事業,追求卓越。

  “星光璀璨”的內地奧運健兒代表團點燃了港人的空前熱情。代表團訪港期間有三場公開活動,開票前社交&&上已有不少網友討論“搶票攻略”,正式開票後,約5300張門票1小時內全部售罄。

  如願買到“奧運健兒大匯演”票的王金琦是香港一所大學的學生,她和朋友劉安琪一同前去觀看了演出,“平時都是在電視前看比賽,能親眼看到運動員們真的太開心了!”她們感覺這次活動受關注程度很高,同學之間也常常討論,很多人對她們搶票成功羨慕不已。

  匯演中,奧運健兒各展絕技,為香港觀眾獻上精彩絕倫的體育盛宴。“我覺得乒乓球三對三表演賽好有趣,第一次看到馬龍、樊振東、王楚欽組成的男團與陳夢、孫穎莎、王曼昱組成的女團同&比拼。”香港青年吳先生在演出結束後説,看到健兒們不同於以往的一面“更喜歡他們了,我決定要好好練球”。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副會長、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霍啟剛説,上周門票開售就感受到香港市民對本次活動的期待,隨着代表團訪港,香港的體育氛圍持續升溫。

中華體育精神和獅子山精神同頻共振

  “莎頭組合”孫穎莎和王楚欽拿下國乒首枚混雙金牌、“六邊形戰士”江旻憓一劍決勝逆襲奪金、“跳水精靈”全紅嬋再現“水花消失術”、“中國飛魚”潘展樂刷新紀錄……這個夏天,無數個“金牌時刻”被人們銘記於心。中國體育代表團取得夏季奧運會境外參賽歷史最好成績,中國香港代表團也創造2金2銅歷史佳績。

  “在追逐自己夢想過程中,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境都不要放棄。”在與香港青年學生的交流活動中,羽毛球混雙冠軍鄭思維分享了自己的心路歷程,“如果三年前失利後我們沒有繼續追逐夢想,那也等不到這次巴黎奧運會的圓夢時刻”。

  和鄭思維一樣,香港運動員江旻憓在賽場上堅韌不拔的表現也感動了無數中華兒女。儘管訓練中兩個膝蓋都受過重傷,她依然三戰奧運,最終絕地反擊勇奪桂冠。“克服困難是我的強項,更是中國香港人的精神。”她曾在採訪中&&。

  奧運賽場上,耀眼的不僅是勝負,運動員們努力拼搏的姿態、超越自我的勁頭令人動容。女子200米蝶泳決賽前,身體不適的感覺讓張雨霏一度想要放棄。“想到觀眾們的期許、前輩們的激勵,還有自己未完成的夢想,我心中又燃起了鬥志。”她説,寧可倒在泳池終點,也不能倒在衝刺終點的路上。

  “堅持”“不認輸”“不畏艱難”是健兒們在分享中提到的高頻詞,也是“打不死、摧不垮”的獅子山精神的生動演繹。

  “內地奧運健兒堅毅不屈、為國奉獻的精神品質與紀律部隊一脈相承。”在與香港紀律部隊的分享活動上,香港特區政府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也被運動員的故事打動,他希望紀律部隊以及青少年制服團體成員能和奧運健兒多學習多交流。

  高志丹&&,內地和香港奧運健兒的優異成績,將中華體育精神和獅子山精神發揚光大,讓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交相輝映,生動詮釋了新時代中國精神,充分彰顯了中國人民的志氣、銳氣和底氣。

民族榮耀凝聚奮進力量

  “奧運熱”在香江持續燃燒,進一步激發港人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

  香港市民楊先生是樊振東的鐵桿“粉絲”,看了他的每一場比賽,“這次他表現很棒,落後情況下沒有放棄,逆風翻盤,為我們祖國爭光!”

  楊先生道出了港人心聲。三天裏的一幕幕場景,無不體現香港同胞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從酒店門前到場館附近,從太平山頂到維港兩岸,奧運健兒所到之處,都站滿想一睹運動員英姿的市民游客。他們或放聲高喊運動員名字,或默默揮手致以敬意,無一例外的,眼神中充滿崇敬與熱愛。

  雖沒有搶到演出票,但袁女士還是早早來到伊利沙伯體育館門口期待可以“偶遇”奧運健兒。“作為香港人,我為我的祖國而自豪!”她對本屆奧運會國家隊和香港隊的表現都相當滿意,“運動員的精神深深激勵了我,儘管今天只看到他們從巴士上走下來,也覺得值得。”

  內地奧運健兒每次訪港都獲得香港市民熱烈歡迎,不僅與運動員身上體現的奧林匹克精神息息相關,更與體育所凝聚的家國情懷與民族自豪緊緊相連。

  在香港聖保羅書院,奧運健兒和當地10多所中小學近600名學生展開互動。“比賽時如何保持心態”“如何應對傷痛”“要訓練多久”……學生們爭相提問。中學生趙泓叡在分享會後感嘆:“奧運健兒在賽場上做到了更難的事情,我們沒有理由不努力奮鬥,為國爭光!”

  香港聖保羅書院校長源迪恩説,內地奧運健兒在國際舞&上詮釋了自信、穩定和強大的心理素質,他們把很多不可能變成了可能。“我也希望在這裡的每位同學能跟你們一樣有夢想、理想和目標,把才能貢獻給國家!”

  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執行主席馬浩文&&,運動員們的矚目成績不僅是對他們辛勤付出的回報,更是對中華民族團結奮進精神的生動詮釋。“我們要將這種團結的力量轉化為推動國家發展的動力,繼續弘揚愛國精神,增強香港與祖國的&&。”

  第一次站上奧運會賽場並在巴黎奧運會上迎來自己20歲生日的游泳運動員潘展樂,在30日晚的“奧運健兒大匯演”中,許下對祖國的美好祝願:希望祖國繁榮昌盛,希望能在更多比賽場地升起國旗、奏響國歌。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鄭雁雄&&,此次代表團載譽歸來,專程來到香港市民中間,傳遞中央的關懷厚愛,點燃同胞的愛國熱情,助力香港的由治及興。代表團帶着中華體育精神如約而至,以體育精神助推發展動能,為新階段香港推進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信心和澎湃動力。

  31日清晨下起濛濛細雨,似乎在訴説對奧運健兒當日離開的不捨,又或許是為了播灑下一個四年之約。

(記者孟佳 黃揚 盧羽晨)

       新華社香港8月31日電

 

責任編輯: 馮明
關鍵詞: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85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