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巡田” AI種植 智能飼喂……
江西蘆溪:智慧農業不斷“上新”
8月,在江西省蘆溪縣紫溪村的智慧農業園蔬菜基地,一列列蔬菜大棚整齊地“鑲嵌”在田間。大棚內的辣椒、番茄長勢喜人。
一大早,菜農楊衛春便來到基地采收辣椒。“蔬菜長得好,多虧大棚裏的‘黑科技’。”楊衛春一邊説着,一邊按下大棚內的綠色按鍵,蓋在棚頂的“棉被”徐徐收起。
“別小瞧這蔬菜大棚,它可‘智慧’了,裝有全自動溫控、濕控、水肥控等系統,能保證蔬菜在適宜的環境中生長。我只用一部手機,就能管理一片棚區。”楊衛春笑着説,自己這個“老把式”也變成了“新農人”。
紫溪村智慧農業園蔬菜基地有28個大棚,蔬菜種植面積近200畝。近年來,基地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和應用,為傳統農業裝上“數字大腦”,讓農業生産更具智慧和效率,蔬菜品質不斷提升,經濟效益持續提高。
“如今,借助數字物流,基地生産的蔬菜不僅銷往周邊城市,還通過電商&&賣到了更遠的地方。”楊衛春説。
以“智”提“質”,數字科技不僅可以賦能生産管理,讓農業盡顯“科技范兒”,還可以催生更多産業變革和發展動能,形成新質生産力。
走進位於蘆溪縣的江西省葛溪正太禽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只見自動化設備一應俱全。雞舍內安裝上恒溫、恒濕裝備,喂料、清糞實行智能化管理。另一端的自動分揀線上,一枚枚雞蛋經過清洗、殺菌、包裝等程序後,銷往全國各地。
“養雞是一項技術活,在數字化賦能下,我們實現了養殖過程綠色化、精細化和智能化,降本又增效。”江西省葛溪正太禽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韓純&&。
江西省葛溪正太禽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以從事畜牧業為主的企業,現有生産基地560余畝,蛋雞總存籠50萬羽,年産優質鮮蛋9500余噸,年總産值超1億元。
從一個家庭小農場,發展成為一家“互聯網+産業鏈”模式的現代化農業企業,葛溪正太通過數字化轉型,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企業先後榮獲“江西省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江西省農業物聯網示範基地”等稱號。
“以科技創新驅動産業升級,創新程度決定了發展高度。”韓純説,“公司正努力構建集養殖、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綜合發展格局,高標準建設畜禽糞污無害化綜合利用加工示範基地,年生産複合有機肥料10萬餘噸,獨具特色的綠色循環經濟産業鏈正加速形成。”
以“質”致“遠”,在蘆溪縣,像葛溪正太這樣聚焦數字化轉型和新質生産力交融共生的企業越來越多、漸成氣候。
手機“巡田”、AI種植、智能飼喂、鏈式服務……蘆溪縣智慧農業不斷“上新”,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的種子播撒廣袤田野,不僅讓“老把式”變“新農人”,也讓農業這個傳統産業向“新”而行,培育出新質生産力。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熊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