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1版 要聞

在西北首個國家級新區見證“改革之力”

2024-08-05 10:01:38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1版 要聞

  新華社蘭州8月4日電(記者王銘禹 王希)累計引進優質産業項目1300多個,常住人口從不足10萬人增長到70萬人,今年上半年新設立經營主體超1萬戶……12年間,在甘肅省蘭州市北部的秦王川盆地黃土灘上,我國第五個、西北首個國家級新區——蘭州新區從戈壁荒灘成長為現代化的産業新城。

  曾經被視為投資“末梢”的西北內陸,緣何吸引眾多企業集聚?記者日前來到蘭州新區尋找答案。

  在甘肅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無塵車間內,一款薄如蟬翼的銅箔正緩緩下線。目前該公司已經能量産4.5微米厚的高端銅箔,僅相當於頭髮絲直徑的十幾分之一。據介紹,由於經過了特殊工藝處理,材料更加輕薄的同時,還能確保其能量密度和延展強度。以這種銅箔為關鍵原材料的新能源汽車電池更加輕薄,續航里程更高,市場前景廣闊。

  “我們到蘭州新區投資,看中的是這裡的原料、能源、區位等優勢。”公司董事長張濤説,一方面區域內穩定的銅原料供應可以保障産能快速提升,另一方面甘肅風、光資源富集,充分發揮綠電資源優勢既可以降低生産成本,又為産品出口到歐盟等計劃設置碳關稅“門檻”的市場奠定了基礎。同時,蘭州地處“一帶一路”樞紐節點,為企業未來的國際化布局提供了有利條件。

  2018年,這家企業落戶蘭州新區,成為當地第一家高端新能源汽車電池材料製造商,短短數年,企業年産能迅速提升至7萬噸,成為國內外頭部新能源汽車電池材料的供應商,見證着新區産業布局脫“黑”向“綠”的轉變。

  從零起步,蘭州新區已經集聚了以德福新材料、海亮銅箔、寶武碳業等為代表的一批國內頭部新能源、新材料企業。所建項目全部達産後,蘭州新區將形成年産60萬噸負極材料、35萬噸高性能銅箔、20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等千億級規模的新能源電池材料産業集群,助推甘肅省從原材料大省邁向新材料強省。

  蘭州新區管委會一名幹部向記者&&,新區成立之初産業發展確實走了一些彎路。“現在我們越來越認識到,國家級新區不是一個‘筐’,不能什麼都往裏裝,必須立足自身優勢特點,堅持高質量發展,才能在競爭中找到出路。”

  投資者的青睞還來自不斷改善的營商環境。近年來,蘭州新區引入“電子亮證”模式,推廣“雲檔案”應用,讓2800多項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實行365天“不打烊”服務;實施“大部制、大服務、扁平化”改革,精簡工作機構,實行全員聘用制、全員績效考核,幹部幹事創業的激情和勁頭得到激發……

  蘭州新區黨工委辦公室副主任王曙崢介紹,在蘭州新區,“項目建設為王”的理念深入人心,重點項目實施領導包抓制、專班制,定期調度,全生命周期服務。對此,蘭州宏彬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運營總監王盛感受最深。

  這家總部位於廣東佛山的企業,原本只有年産2萬噸石墨化材料的産能。2022年5月,企業通過招商引資來到蘭州新區布局建設年産5萬噸石墨化材料生産線,2023年1月就投入試生産,今年4月全面達産,不到兩年時間迅速成長為業內重要的新能源汽車電池材料供應商。

  “在建設過程中,企業一度面臨電力供應不足的問題,甚至可能影響企業如期投産。包抓幹部了解情況後,立即協調有關部門,為企業配套建設了一條330千伏電力專線,解決了燃眉之急。”王盛告訴記者。

  良好的營商環境就像水草肥美的草原,推動形成了經營主體“萬馬奔騰”的生動景象。近年來,蘭州新區經營主體數量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的企業快速成長,為當地注入強大發展動能。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作出一系列部署。“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王曙崢&&,聚焦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這個核心問題,將堅持通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

責任編輯: 馮明
關鍵詞: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83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