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浴血重生30年,盧旺達如何成為非洲“模範生”
▲這是4 月7 日在盧旺達東方省姆比約團結和解村拍攝的兒童。新華社記者董江輝攝
新華社基加利7月22日電(記者吉莉)盧旺達本月中旬舉行總統和議會下院選舉。選舉委員會18日公布的初步計票結果顯示,現任總統保羅·卡加梅再次高票連任。卡加梅2000年當政後,頒佈一系列改革措施,化解因大屠殺加劇的族群仇恨、重塑國民認同,不斷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盧旺達經濟增長迅速,取得顯著的發展成就,被譽為非洲“模範生”。
彌合族群裂痕
1994年4月至7月,盧旺達圖西、胡圖兩大部族發生大規模暴力衝突,約百萬人慘遭屠戮。這場悲劇幾乎摧毀盧旺達,大部分基礎設施被毀,大批勞動力喪失,國內生産總值縮減50%以上,經濟處於崩潰邊緣,社會進一步撕裂。
1994年7月中旬,卡加梅領導盧旺達愛國陣線擊敗胡圖族政府軍。此後,他組建民族團結政府,將胡圖族精英納入政府高層,有針對性地採取多項措施推進族群和解、國家重建、經濟恢復。
由於司法系統遭到破壞,待審嫌犯數量龐大,卡加梅政府設立了“加卡卡”法庭。這是該國一種傳統的衝突解決機制,原意為草地上的社區法庭。2002年起,盧旺達國內設立了逾1.2萬個“加卡卡”法庭,審理190多萬起案件。法庭通過懇談形式,還原事件真相,讓行兇者認罪懺悔,鼓勵受害者寬恕,邁出推動人民和解的第一步。
發生種族滅絕悲劇的根源是殖民統治下的分而治之、族群分化和對立,建國後缺乏正確的歷史教育和中央與地方關係沒理順也是部分原因。經過反思,卡加梅政府採取兩項重要舉措。
一是借鑒新加坡經驗,重塑國民認知,增強各族群對身為盧旺達人的認同感。2003年開始,身份證上不再標明種族,從而結束居民的族屬劃分,國民只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即盧旺達人。二是經過2006年和2011年的行政區劃改革後,盧旺達原來的12個省重組為東方、南方、西方、北方四省和首都基加利市,同時下放權力,消除種族滅絕慘劇的陰影和舊體制影響,調動基層社區治理能動性。
如今,族群間仇恨在盧旺達社會已逐漸淡去。人們認為卡加梅富有遠見、能做大事,是值得擁戴的領導人。此次總統選舉期間,記者在基加利看到,許多盧旺達青年身穿印有盧旺達愛國陣線黨派顏色——紅、藍、白以及“PK”(卡加梅姓名縮寫)字樣的T恤走在街上,支持卡加梅及其領導的盧旺達愛國陣線。
打造“非洲新加坡”
盧旺達國土狹小,資源匱乏。由於身處非洲腹地,進出口運輸成本頗高,導致本土製造業成本被進一步推高。卡加梅重視借鑒新加坡發展經驗,認為兩國發展環境面臨諸多共通或相似之處。他多次公開&&要把盧旺達打造成“非洲的新加坡”。
比如,卡加梅借鑒新加坡經驗,發揮自身優勢,大力發展旅游業。盧旺達具有獨特的旅游資源,同鄰國烏干達、剛果(金)是世界上僅有的三個可近距離觀看山地大猩猩的國家。盧旺達積極打造結合探險、徒步和觀察珍稀野生動物於一體的“追猩之旅”旅游線路,每年吸引數以百萬計游客。
盧旺達政府還斥鉅資宣傳“訪問盧旺達”這一旅游品牌,比如與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的阿森納足球俱樂部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增加其旅游品牌在世界舞&上的曝光機會。
為發展高技術産業,盧旺達政府大力投資通信和互聯網産業。該國實施“連接盧旺達”智能手機捐贈計劃,以及使用無人機向當地診所運送血漿和其他醫療用品等項目。一些公司把盧旺達視為非洲市場的門戶,在此測試創意和産品。例如,歐洲企業大眾汽車和西門子在盧旺達合作開展“移動的盧旺達”試點項目,通過引入汽車共享模式和建設充電站等測試在非洲運營電動汽車的可行性。
另外,借鑒新加坡“物流中轉樞紐”思路,盧旺達近年來憑藉其位於“非洲中心”的地理位置,大力發展物流業和航空業。在一系列舉措推動下,農業國盧旺達的第三産業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不斷上升,到2021年已經達到48%。
探索特色道路
在卡加梅領導下,盧旺達大力推進社會轉型與經濟發展,摸索適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卡加梅在2000年上任之初即啟動雄心勃勃的“盧旺達願景2020”計劃,希望使盧旺達到2020年成為中等收入國家。這一目標被提前實現後,卡加梅又在“盧旺達願景2050”計劃中提出,到2035年達到中等偏上收入國家標準,到2050年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卡加梅政府成功實施一系列具有創新性的本土開發項目。近年來,盧旺達開展了社區健康保險計劃、為農村貧困家庭提供奶牛的項目,以及植根傳統、旨在激發創業精神的集體互助脫貧“烏布德赫”等項目,有效整合社會資源,提供公共服務,促進經濟發展。
與此同時,卡加梅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有效利用公共資源、減少官僚主義和打擊腐敗等,以建設清正廉潔的風氣。卡加梅重視婦女權利,也非常重視環保,其政府2008年就推出嚴格的禁塑令,並&&政策扶持環保企業。
憑藉穩定的政局、良好的治安和高效廉潔的政府,盧旺達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卓著,在教育、農業、醫療保健等領域取得顯著進步。2023年,盧旺達國內生産總值超過16萬億盧旺達法郎(約合121億美元)。截至今年年初,盧旺達公路里程從1993年的530公里增加到2652公里,清潔供水率從1992年的26.3%提升到87.4%,電力覆蓋率從1994年的2.4%提升到74.4%,人均預期壽命從2017年的66.6歲增加到69.6歲。
不過,盧旺達未來發展也面臨一些挑戰。其一是青年受教育水平較低,這限制了盧旺達工業化發展和經濟進一步轉型;此外,盧旺達與鄰國布隆迪、剛果(金)關係較為緊張。分析人士指出,卡加梅未來可能會在國際和地區壓力下尋求和平解決與鄰國矛盾,以期營造有利於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外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