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蜜桃之鄉”的新鮮事
炎炎夏日,水蜜桃大量上市。在“水蜜桃之鄉”江蘇省無錫市陽山鎮走訪時,25歲的“新桃農”馮雯華正忙着給桃子裝箱。“現在是一年中最忙的時候,累並快樂着!”馮雯華説。
從學校畢業後,馮雯華先開了家蛋糕店,但考慮父母日漸年邁又種桃辛苦,決定返鄉幫襯,沒想到一下子愛上了這份“甜蜜事業”。
父親馮林一對女兒的“回歸”讚不絕口。“年輕人有想法、腦子活,動動手指就把桃子賣到了全國各地,不像我們那會挑着扁擔、頂着日頭沿街叫賣。”皮膚黝黑的馮林一笑着説,自家零散種30多畝桃樹,一年銷售近百萬元,以前想都不敢想。
在陽山鎮,很多同馮雯華一樣的年輕人正涌入當地,或以新技術種桃,或借助電商、直播等拓寬桃子銷路,還有的不斷創新桃類衍生品。如今陽山鎮桃樹種植面積3.8萬畝,桃農人均可支配收入超6萬元,整個桃産業鏈産值近20億元。
曾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高淼潔,不久前決定返鄉全身心投入種桃事業。她還將自己栽培的數百盆多肉植物搬回家鄉,花心思打造出一片供購桃客戶游憩休閒的小院子。
點花、疏果、套袋……高淼潔跟着農技師學習桃樹種植技術,嘗試在種桃領域“機器換人”。據她介紹,採用新技術種植的桃樹能達4米高,桃田間距寬,方便履帶運輸車、採桃升降機等農機穿行,這一模式能激發桃樹至少20%的增産潛能。
種桃之外,很多年輕桃農們也在“擁抱”更靈活的賣桃方式。滿載50公斤水蜜桃的無人機騰空而起,飛往周邊快遞分撥倉,隨後桃子被迅速送到客戶家中。這是陽山鎮今年首推的無人機水蜜桃運輸模式,已經得到不少年輕人追捧。
陽山鎮副鎮長單鴻斌説,鎮上老一輩桃農年紀普遍較大,需要更多新力量加入,而活躍在當地的年輕人,也能不斷豐富桃元素業態。桃雕、桃花釀、蜜桃冰激凌等各式産品不斷豐富,有助於推動“一隻桃子”單鏈條經濟,逐步向“一棵桃樹”全鏈條經濟,再到“一片桃源”多元化産業邁步發展。
“露營基地、特色民宿、咖啡館、書吧,年輕人喜歡的很多元素在陽山都能找到,這裡已不止於種桃賣桃,更是一個樂享田園風光的好地方。”高淼潔頗為自豪地説。
(記者何磊靜)新華社南京7月19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