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6版 調查觀察

探索商業航天,安全與容錯都不能少

2024-07-04 11:10:38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6版 調查觀察

  7月2日,針對火箭因試驗故障墜落起火事件,涉事企業向河南鞏義市居民、全體同行夥伴及廣大社會公眾致歉。安全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不論是傳統産業,還是像商業航天這樣的高新行業,都必須堅持安全第一。但是,攀登科創産業高峰的過程不可能一路坦途,難免會遇上失利甚至失敗,也要給予汲取教訓、改正錯誤的機會。

  百業興旺,安全為先。火箭動力系統試驗,伴隨着相當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在試驗前,涉事企業已提前啟動應急響應機制,進行安全布控,並提前組織了周邊人員撤離。雖然這次試驗出現失利,萬幸的是有驚無險,僅造成一些房屋受損。事故發生後,當地政府及涉事公司及時通報情況,快速處置後續事宜,歡迎各界對安全保障工作進行監督,這一系列舉措減輕了周邊居民和社會公眾的安全焦慮。

  但從現場視頻和媒體報道看,試驗基地離村莊及城區並不算特別遠。安全無小事,網友不禁追問,這樣的事故概率有多大,這樣的試驗風險有多高,這樣的試驗選址是否合理?面對公眾的安全關切,有關方面不妨再作進一步的解釋。唯有坦誠與透明,才能獲得更多理解和支持。

  從被譽為“中國商業航天元年”的2015年至今,我國商業航天發展已近10年,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必然暴露一些問題,不妨以此次事故為契機,對整個行業進行一次全面“體檢”。堅持鼓勵創新主基調,穩紮穩打解決行業內存在的問題,完善規範專業評估和審批等制度,有助於防範安全事故發生,引導商業航天更好更快地發展。

  但從另一個視角來看,雖然這起事故引發了不少討論,但偶爾的失利在科研和産業探索中很難避免。網絡上有些批評聲音,也許有些苛責了。如果因噎廢食,很多創新都可能失去孕育土壤;反之,相信專業的力量、創造適度寬容的環境,或許有助於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

  近年來,全球商業航天市場逐漸進入繁榮期,目前已形成中美兩國遙遙領先、分庭抗禮的發展格局。商業航天是我國重點打造的新增長引擎産業,據相關機構預測,2024年我國商業航天産業規模將突破2.3萬億元。事實上,商業航天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要按商業規律來發展,應容許商業航天在技術安全性、環境適應性、成本經濟性之間尋求最佳平衡點。

  相信以這次事故為戒,商業航天相關企業會在安全性把控方面更為嚴謹。在科學世界的探索中,失利不應成為“擋路石”,只要給予足夠寬容和支持,這失利就有可能變成攜手共進的“墊腳石”。心向星辰大海,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前行的腳步。

(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劉懷丕 牛少傑)

 

責任編輯: 史夢佳
關鍵詞: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8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