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5版 各地

日照:一尾魚“游”出一條鏈

2024-06-18 09:52:59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5版 各地

  6月的山東日照近海,水溫漸高。在日照嵐山區離岸10&&,山東深遠海養殖工船錨定“財金海上糧倉壹號”網箱,吸魚泵轟鳴開啟,一尾尾三文魚從網箱中被吸上來。它們將被運送到離岸百餘海裏的黃海冷水團“深藍2號”繼續養殖,待到年底時再收捕。

  “我們在河水與海水交匯的地方,首先對三文魚進行階梯馴化,穩定後再投放至近海網箱。夏天海水溫度升高,三文魚被轉運至黃海冷水團繼續養殖,這就實現了我國在溫暖海域養殖鮭鱒冷水魚類的突破。”山東萬澤豐海洋開發集團首席技術官顧褀煥説。

  位於黃海之濱的日照海域面積6000平方公里,近海表層海水溫度保持在5攝氏度至27攝氏度。耕海牧漁的日照搶抓三文魚産業發展機遇,按照“一核引領、三環接力、多極支撐”的“1+3+N”總體空間布局,規劃了集三文魚苗種繁育、網箱養殖、精深加工、冷鏈物流、疫苗飼料、品牌建設等於一體的三文魚全産業鏈,努力讓遼闊海洋變成更加豐盈的“藍色糧倉”。

  在位於嵐山區的山東港口高端海工裝備産業園內,“財金海上糧倉貳號”網箱正在建設中。這座約有11層樓高的三文魚養殖網箱,可實現放苗、投料、回收、加工等全過程自動化,並對周邊海域水溫、餌料等各種海洋水體資料進行全時段監控。通過運用新技術,“財金海上糧倉貳號”網箱不僅有效解決了傳統海上養殖裝備抗風浪性能低、人工喂養成本高、養殖作業效率低等問題,還能實現三文魚近海養殖的集約化和智能化。

  “我們共規劃了6座這樣的巨型網箱,預計2025年全部下水使用。項目建成後,嵐山區將形成坐底式深海三文魚養殖網箱集群。”嵐山區海洋發展局副局長陳曉霞説。

  “藍色糧倉”離不開優質漁業“芯片”的有力支撐。2023年,日照市與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産研究所合作,在國內僅有的“水科1號”“全雌1號”兩個三文魚種源基礎上進行擴繁,實現了國産三文魚種源可控。與此同時,日照市與中國海洋大學、黑龍江水産研究所等合作的8個良種培育與苗種繁育研發&&也在搭建中。

  從良種繁育到馴化養殖,從精深加工到科技研發,日照在三文魚産業鏈上不斷補鏈、延鏈、強鏈。目前,山東財金萬澤豐三文魚産業科創基地技術研發中心和三文魚加工車間已全面封頂,投資10億元的三文魚苗種産業基地項目正在積極推進中。

  耕牧藍海,向海圖“糧”。經略海洋的日照已構建起“陸基-近海-深遠海冷水團”三文魚陸海接力養殖新模式,一尾三文魚正在“游”出一條産業鏈。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郭緒雷)

 

責任編輯: 史夢佳
關鍵詞: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78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