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濟寧:法律援助“薪暖農民工”
令外省務工人員趙新全沒有想到的是,四年前被拖欠的一筆工資,通過當地農民工法律援助服務站得到了解決。
5月初,46歲的趙新全來到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找到了一份木工活兒。不久前,他接到金鄉縣農民工法律援助服務站工作人員楊福永的電話,“三天前你登記的討薪問題已解決,工資快到賬了,請提供銀行賬號。”
次日,趙新全手機上收到信息,銀行提示到賬5000多元。正在工地幹活的他馬上停下手裏的活,給原來一起打工的工友們打電話,“前幾年咱一起幹活被扣的錢,剛剛打我卡裏了,沒想這錢能要回來,還這麼快!”
今年是趙新全在濟寧務工的第5個年頭,而這筆5000多元的工資,本應在2020年拿到手。
“當時,我們按時完成了木工支架工作,但遲遲拿不到工資。包工頭説甲方驗收時認為我們幹的活不合格。”趙新全告訴記者,2020年初,趙新全等人在金鄉縣城做庭院維修項目,包工頭以部分維修的墻體不合格為由,扣發他們5263元。“當時,我們也不懂啥是合格或不合格,覺得工資大頭都發了,這點就忍了吧。”趙新全説,直到去年他們才得知該項目驗收合格,5000多元是被包工頭李某無端扣發,而李某後來卻“失聯”了。
今年5月,抱着試一試的想法,趙新全來到金鄉縣人社局農民工法律援助服務站進行諮詢。
“他手裏沒有書面證明,而且事發在4年前,取證特別困難。”楊福永説,因農民工維權意識不強,像趙新全一樣被欠薪的情況很多,陳年積案取證難,找當事人更難。“尤其是涉勞動爭議維權案件,農民工不了解維權的門路,什麼情況應該去勞動監察大隊投訴,哪些情況下要申請勞動仲裁,到法院起訴需要什麼手續。”楊福永説。
2023年5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司法部辦公廳印發《關於開展“薪暖農民工”服務行動的通知》,對維護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等工作作出部署安排,鼓勵設立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崗),加快建設一站式綜合維權窗口。
2023年,金鄉縣人社局、縣司法局、縣總工會、縣婦聯聯合設立農民工勞動維權法律援助服務站,開展“一站式”為農民工維權服務。
“農民工到服務站完成投訴登記、舉證材料後,監察、仲裁、司法、調解多環節聯動,大大提高了農民工維權效率。”金鄉縣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李洪菊説,今年以來,服務站已為113名農民工追回勞動報酬280萬餘元。
金鄉縣是濟寧市第一批“一站式”農民工維權試點。濟寧市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許德洪説,去年以來,濟寧市已累計成立農民工法律援助服務站(窗口)15個,配備專兼職律師120名;通過熱線、網絡、實體公共法律&&解答農民工法律諮詢9000餘人次,辦理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1300余件,幫助追回勞動報酬2200萬餘元。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楊文 張昕怡)